在河南长葛市石固镇,村村寨寨几乎没有不认识王天才的。干了18年农电工,哪儿有电,哪儿就有他的身影。
看上去王天才还像是个农民,家里有4亩多地。从他干上电工后,再也没有时间下地干农活了。越是农活忙的时候,王天才也越忙,甚至要住在供电所里,连着几天都回不了家。王天才说,他老婆是村里最能干的妇女,地里的农活都包在了一个人身上。王天才知道对家里很有愧。
10月15日,见到王天才的时候,一身蓝色工作服,一顶安全帽,一个电工包,一本工作日志,还有一辆摩托车,就是王天才的全部装备。每天清晨天不亮,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供电所值班室,晚上又是他最后一个走出供电所,在他的心里已经把供电所当成了自己的家。他现在是供电所低压维护班的班长,带领8个农电工为全镇的电力客户服务。
王天才摊开工具包,里面有保险丝、绝缘胶布、几个小型空气开关、几段导线。他说,我干的都是小活,工具不多,也很简单,服务凭的是技术和诚心。
王天才的技术在长葛几百个农电工中是最过硬的。自当农电工开始,生性好强的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农电这一行干出成绩,干出名堂来。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他深感知识的缺乏和技能的不足,他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坚持自学,自费购买了许多电力专业书籍,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就虚心向周围师傅请教,有时为了一个难点他甚至骑上摩托车跑几十里路到其他供电所取经。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现在他对辖区新型变压器、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供施电设备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他以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获得了国家认证的配电线路工技师称号,有此称号的,在长葛仅王天才一人。
王天才朴实憨厚、言词不多,干起活来,总是冲在前头。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中,作为技术带头人,他带领施工队伍敢打敢拼、苦干加巧干,圆满完成了该镇花园、王庄、花杨、乔庄等9个行政村农网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他严把施工质量关,他所负责改造的工程均一次验收通过,他所创造的分类分标施工法被长葛市电力公司作为模板,在全市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中进行推广,为长葛市率先创建成河南省首家电气化县立下了汗马功劳,2007年他被评为长葛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一等功臣”,被许昌供电公司评为“许昌市十佳农电工”。另外,他还有“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农电人才”、“优质服务先进农电工”等诸多耀眼的荣誉。
王天才说,每天干的都是小活,最需要的是真诚。对自己可能是举手之劳,给乡亲们解决的是用电的大问题。9月30日,中秋节。乔庄村的宋林州平时在外打工,家里没有住人。趁中秋回家团圆,发现家里没有电,就打了报修电话。王天才接到电话后,骑摩托跑了10多公里,到宋林州家一检查,原来是开关没合上。在王天才的工作日志上,有一半以上的活,都是换灯泡、装保险丝这样的小活。王天才说:“越是这样的小活,越是要耐心,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杨庄村的村民们已经记不清王天才给他们方便用电提供了多少帮助。村民杨发旺清楚地记得,今年春季抗旱那段时间里,村民们地浇到哪,他就在哪的井口守候,帮助抬水泵、接电源,一直坚持了半个多月。杨发旺说,有了王天才,我们用电是放心电。
王天才凭着出色的技术,为客户出主意想办法,使客户在节约电能和技术革新上取得了很大成效。梁庄的侯保同提起王天才是说不尽的感激。侯保同开了一家卫生陶瓷厂,在生产中因管理原因,每年要多缴电费数十万元。王天才建议在每个车间加装计量装置,在内部加强电量成本合算。侯保同采纳建议,只投资几千元,每个月就节省电费2万余元。
乔庄金殿麻纺厂因设备原因,启动延时,运行不稳,造成产品断头多,严重影响了质量。这事还得有王天才来帮忙解决。王天才经过反复模拟实验,在原设备上加装了变频器,克服了原来的缺陷,产品质量得到大大提高。朝阳麻纺厂厂长张志刚早就闻听王天才的技术,在厂里扩建时,请来了王天才给他设计配电方面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