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中和供电李光友:三十年的护电路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27  来源:  作者:无  浏览次数:153
  “与光明同行,以日月为友;扛安全大旗,展电力雄风”,在资阳公司安全生产顺利突破2000天的特殊日子里,雁江公司中和供电所维护班班长李光友被资阳公司评为安全生产2000天特别贡献奖;在雁江公司连续安全生产2000天的喜庆日子里,他再次作为弘扬正气、表彰先进的代表,登上了闪光的领奖台。
  
  带着佩服和崇敬的心情,近期,笔者走访了这位人如其名的李光友师傅。一位普普通通,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为电力事业服务多年的光明使者在笔者面前慢慢呈现……
  
  千里之行足下始
  
  1981年,21岁的李光友通过社会公招,开始了与电为舞的职业生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万事开头难。初来咋到的李光友常常会遇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时候,乐观的他选择了一步一个脚印地边学边干。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短短几年,他掌握了大量的系统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肯吃苦,善学习,乐钻研的李光友由“学徒”跃进了“行家”的行列。千里之行,一走就是三十年,他走的即小心谨慎又果断自信。他说:“见得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农村那点事,讲究着呢!”提及当年,他不无感慨:“那个时候,一刮风,一打雷我就心慌,生怕哪里又没电了。现在没那么紧张了,但是打雷下雨的时候还是睡不着,落下职业病咯!”
  
  身先士卒德服人
  
  三十年来李光友恪尽职守,他扎实的功底、过硬的技能、良好的口碑为他赢得了赞誉和荣耀:多次获得资阳公司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负责人和安全整顿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在2010年,岗位竞聘中,李光友被推举为中和供电所线路维护班班长。
  
  线路维护班要负责辖区内线路隐患整治及维护等工作,责任重大。他时常组织全员一起学习规章制度,分析事故案例,确保安全意识到岗到位;注重团结共进,他带领的参赛队在2009年公司举办的农网施工安全技能比武竞赛中一举夺魁。他总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注重以德服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好的将军不需要重施强令,冲锋的士兵是最好的证明。在一次次的任务面前,李班长的队伍总是精神昂扬,他用无言的行动,赢得了大伙的肯定。
  
  “兄弟伙,辛苦了!”,这是李光友时常鼓励大伙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大伙心里明白,在无数场排障保电的战役中,最辛苦的还是他们的李班长。
  
  任劳任怨任我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李光友师傅用最简单而真实的行动践行着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2008年5月12日,那个足以让世界惊恐让历史震颤的时刻无疑给雁江电网带来沉重的一击。在余震连连,风雨交加的五个白天和昼夜里,当时作为工作负责人的李光友带领班组员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保电战斗的第一线。短短数日,经过对高低压线路逐杆进行巡视,发现了30余处震灾引起的杆塔基础开裂和下户线隐患。他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有效整改,确保了地震期间的及时送电和零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0年8月19日傍晚,中和供电所接到监控中心电话:“10KV大中线C相接地”。本该下班的时间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此时的李班长顾不上回家扒口饭,带上一身“装备”骑上摩托车疾驰而去。这一次故障让他眉头紧皱:“明明是说的接地,可每一段摇表都摇得起啊,故障到底在哪儿?”半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的他无心睡眠,满脑疑虑。第二天,他乘客车出发,顺着电杆逐基筛查。雨后的太阳特别炙热,抱着电杆就像抱着一个火炉。连续两天,他从早晨6点干到深夜,终于找到故障点,顺利恢复供电。
  
  “由于供电所暂时没有配备车辆,有时下雨要拿近3、40公斤工器具和材料步行2、30余公里处理故障,多亏了这位敬业的维护班长和一帮能吃苦的好同志”。在回忆起数日前,雁江区那场特大洪灾时,所长李全国严肃的神情里透着一丝欣慰。
  
  万户千家总关情
  
  记得有一次,中和供电所白马寺片区一处地段,两台挖掘机正轰隆作响,不一会距离10KV保中线一基电杆基础不远处已出现一口大坑。正在值班巡视的李光友闻讯赶来。平时就特别注重安全施工的他,看到现场头皮一阵发麻。“师傅,你们这样不行啊,《电力法》规定杆塔基础附近不允许挖掘,你看这万一下起雨,泥巴被冲垮,电杆倒了,高压电到人可不是小事哦……”李光友急忙找到现场负责人耐心地劝导解释。遂资眉高速公路建设大拆迁如火如荼,由于拆迁范围大、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野蛮施工现象时有发生,这已是本月来他第三次及时制止施工队擅自开挖杆塔基础。他多次到拆迁企业进行电力安全知识宣传,在拆迁地段张贴相关安全标语,有效确保了施工现场安全,确保了人身安全。
  
  李光友“爱管闲事”,走到哪里,瞅到哪里,管到哪里,眼里容不下半点“电沙子”。这家的牛儿栓在拉线上,他赶紧让人牵走,那家的下户线破了皮,他急忙叫人处理。街头巷尾,乡前村后,这位细心的班长时常在巡视中揣上一叠电力安全宣传单,遇上群众便宣传一番。近两年来,他组织电视和广播宣传十余次,积极带领维护班成员利用赶集和巡视检查等各种机会,向广大电力客户发放宣传资料三万余份,组织开展了“安全进校园”、“安全知识有奖竞猜”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赢得了辖区内广大用电客户的好评。
  
  “李师傅,又在巡线啊,来,尝尝这果子,刚摘的!”,每当看到门前路过的李光友,村民总是格外的热情。用乡亲们的话说,李师傅是“为我们送来光明的好朋友“。朴实的乡亲,平凡的电工,牵连彼此情怀的,是黑夜里那一盏盏温暖的电灯。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山坳坳里的果子,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