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四川电力检修三英才:勤奋铺就冠军路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无  浏览次数:164
  程浪荣获了省电力公司“2012年继电保护专业知识及技能竞赛”综合成绩第一名称号。回顾他的大学四年和刚参加两年的工作经历,就会发现这一称号实至名归——201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年通过法语CFT四级考试;2011年通过了国家电网信息系统运维考试并取得了信息运维上岗资格证书;2012年通过四川省电力公司紧缺人才选拔考试,并成为首批四川省电力公司主机运维紧缺人才;2012年3月取得了IBM认证AIX主机运维考试证书;2012年7月荣获检修公司继电保护技能比武第一名。
  
  继电保护是一门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的专业,对于电力设备而言,它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地位,直接关系到变电站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任何细小的闪失都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从小酷爱理科、逻辑思维极强的程浪,深知“没有扎实的电力系统理论功底,为电力事业做出贡献就是一句空话”,基于这种认识,一有空闲,他就会捧起图纸及专业书籍,常常研读至深夜。
  
  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得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熟悉程浪的人都知道,他的悟性高,动作快。师傅们说过的,他很快能领会。对此他的体会是,师傅们只是教你如何做,但为何要这么做,还得自己去总结,去琢磨,要做到日有所做,夜有所思。在今年年初担任500kv甘谷地全站验收、德阳换流站首检、雅安站2号主变年检的负责人时,他则仔细对照图纸理清线路,休息日又埋头扎进技术规程中,全程参与各工作的线路保护、主变保护、励磁系统、故障录波等重大项目的调试,并驻扎在各工作现场钻研,全身心向实际操作发起挑战。一年多的岁月磨砺,他成功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磨练出过硬的专业技能,并培养出强烈的责任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程浪今天所获得的荣誉,与他平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一天十多个小时的艰苦训练是家常便饭,在长达一百多天的备赛过程中更是付出了汗水与努力。班长熊俊在谈起程浪的时候,提得最多的是两个词:勤奋,执着。他说,虽然程浪在学习能力方面具备极好的天赋,思维敏捷,程序设计也很好。但任何一件事情只靠天赋是不可能成功的,还需要坚持与勤奋。而程浪就是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奋斗,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与熟练的技法,在比赛中一举夺冠。
  
  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比赛就收获冠军。如今,已经在工作能够独挑大梁,小有成就的程浪,依然行走在路上。他说,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才两年的新员工,学无止境,奋斗不止。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更是对此次竞赛“状元”的朴素解释。
  
  “亚军”杨琪: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2009年,杨琪从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在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继保二班,在较短的工作实践时间里,跟随变电检修中心的老师傅参与了检修公司9座500kv变电站的技改工程、日常预试及消缺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基本知识、技能,将平时工作点滴的积累转化成为省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中的优异成绩。但他觉得,这只是开始,电网科技日新月异,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际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企业、电网发展的需要。
  
  “干我们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超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要走在艰难困苦的前面,为班员作出表率。”作为技术“领头雁”,杨琪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磨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2年5月,500千伏龙王站1号主变技术改造,杨琪被任命为项目工作负责人。由于该站设备老旧,回路复杂,且历经多次改造后,资料相当残缺,改造安全风险极大。杨琪迎难而上,他白天组织员工核对图纸、设备、系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晚上回家,又继续查资料、核方案、拟措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厌其烦地逐个端子先测直流再测交流,排查了数万个端子排和号头,经过一个月奋战,今年6月初1号主变一次性投运成功,杨琪“疲惫的身心”才稍有解脱,但至今仍然对1号主变仍然是时常“牵挂”。
  
  他说:“继电保护是一门专业技术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作,从定值整定、试验方法,到一个端子、一条回路,出现任何差错、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要干好“一万”,首先就要干好“万一”。杨琪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积累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圆满完成桃乡站瀑布沟安控装置新建工程;龙团双回、龙同双回、资凉双回等6条220kV线路的改造工程的任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杨琪因此荣获检修公司2011年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三等奖,2011年“优秀青年监督岗”。10月22日,杨琪在竞赛过程中顶住压力、沉着应战,获得理论部分第一名;在线路部分操作不理想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在第二天的主变部分操作中凭着平时对变电站主变保护每条电气回路和每个接点烂熟于心的扎实功底,以分段排除法迅速找出了3个故障点,正是以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能,他在短短45分钟内便完成了故障点的判断和处理,获得全场最高分,从25个参赛队的75名精兵强将中脱颖而出,名列个人第二,为检修公司团体夺冠奠定了基础。
  
  技能比武结束后,杨琪向笔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10月27日是他的生日,在参加技能比武前夕,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一定不能失误,更不能拖团队后退!”。取得好成绩谈何容易?他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比赛,此次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强队林立,高手众多,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此外,公司的希望、中心的期待和同事们的寄托,使他承担着巨大压力和责任。10月26日现场传来好消息,他成功了!杨琪说,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最为难忘和珍贵的“生日礼物”;更重要的是来自检修公司的选拔机制和上上下下的全力支持,让象他这样参加工作才三年的员工都能张开了梦想的翅膀,感受着事业有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真实喜悦。
  
  “第十名”胡晶晶:三届元老
  
  33岁的“三届元老”胡晶晶是代表队年龄最大、经历最丰富、成名最早的队员。2004年,省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就获得三等奖(第八名);2009年,省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选拔赛,进入了前三名,被四川省电力公司授予“优秀技能人才”称号;2012年10月,省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上,又取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
  
  胡晶晶是公司变电中心继保一班的班长,工作了10年的老保护。手掌中厚厚的老茧,无声的诠释着他的踏实和勤勉。胡晶晶十余年的工作生涯里,经历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几次重大变革:晶体管型向微机保护型变革、微机保护型向综合自动化变革,现逐步向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的变革。尽管每一次转变都十分艰难,但凭着一名电力员工对工作的挚爱,凭着良好的专业功底和勤学苦干的精神,面对每一次转变他都能应对自如。作为“班长”,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扎实工作,同全班人员安全优质地完成了7个变电站的的技改工程、日常预试及消缺工作,为超特高压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提起工作,胡晶晶不论是从RCS931到PSL602,还是从直流到交流,他说起来都是口若悬河,自信满满。但大赛临近,他还是有很多的紧张和压力。领导在开幕式上讲了什么,他几乎没有留意,心里反复温习专业知识。“那些东西早就记得很熟了,可一上赛场还是紧张,手心里全是汗。”他说,“可我不能告诉其他队员,他们比我小,都在看着我。我说不出什么话,只能对他们笑一笑,就当是鼓励吧。”
  
  工作上,胡晶晶堪称是一位“硬汉”,技术上他是无愧的“专家”,而每每谈到家庭,他总是心怀愧疚。儿子刚刚四岁多,正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想动的年纪,照看起来真是有多少人都能用上。他的爱人在德阳电业局工作,为了胡晶晶参赛,他的爱人承担下了所有的家务琐事,报喜不报忧。孩子生病了,自己就带着去医院看病、输液、打针,下班后全力照顾孩子、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叮嘱他注意身体。望着爱人略显疲惫的神态,胡晶晶心里五味杂陈、充满愧疚。他明白,爱人给予他的支持和鼓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看着妻子每天用手机发来的儿子照片,听她说着儿子的每一点进步和儿子电话里那稚嫩的‘爸爸,好久回来哦?’,我就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力量。就觉得为了她和儿子,自己必须做到最好,我就是儿子的榜样。”说这话时,胡晶晶眼圈泛红。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