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配电自动化改造仅在10千伏中压配网实施,低压配网供电恢复时间较长。国网天津电力在传统中压配电自动化改造的基础上,在配变低压母线处安装自动化装置,实现信息采集和相邻配变就地电源自动投切,改变传统依赖远方主站的切换模式,大幅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速动性。相比巴黎“三双”、新加坡“梅花瓣”的配电网和自动化系统,此次改造简化了结构,具有很好的投入产出效益。
传统供电可靠性仅能统计到10千伏中压配网,无法准确统计到0.4千伏低压客户,不能全面准确反映配网的供电水平。国网天津电力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试点工作,在公司系统内率先开展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编制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管理规则,按照国际通用的低压客户统计口径,设计统计方法和模型,建立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系统。该公司通过智能电表自动采集客户停电时间,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低压客户数据采集,截至目前,覆盖范围达到296万户,占全市客户总数的60%以上。
另外,0.4千伏低压通信网在设计之初采用窄带载波通信技术,性能和功能较为落后。国网天津电力全面深入分析运维检修、供电服务、可靠性统计等业务对于0.4千伏通信网的需求,系统提出0.4千伏低压通信网的性能要求。该公司针对市核心区、市区、城镇等不同区域特点,分别采用电力光纤到户、无线公网加RS485、宽带载波和电力4G无线专网等多种技术,升级改造0.4千伏低压通信网,实现了全天每小时4次的全周期采集和突发信息的及时上送,有效解决了电力通信网的最后100米盲区问题,打通信息通道,给低压客户提供主动告警、主动抢修等一流服务。 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