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8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2

乡村全面振兴,电力先行。国网衡水供电公司用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通过实施农网升级改造、深化驻村帮扶、赋能特色产业等系列举措,构建起“电力+和美乡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从农光互补的生态农田到“鱼菜共生”的绿色养殖,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到“电力爱心超市”的暖意融融,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正以实际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建强电网,构建服务新模式
针对农村电网设备老化、供电半径长等痛点,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加大整村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适应分布式光伏消纳、电动汽车下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发展需求,优化电力骨干网架,助推乡村电气化项目建设。2024年,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完成新建改造农村配电线路1200千米,完成12个“电靓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全面提升村级电网供电能力、装备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为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建成“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99个,村民足不出村即可通过“网上国网”APP办理全部用电业务,实现小微业务当日办结,切实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国网衡水市枣强县供电公司创新构建“电力+AI”智慧服务体系,构建“线上诉求自动识别—线下专业骨干介入”的服务新模式。线上,依托自主研发的“微信AI机器人”系统,实现客户涉电问题秒级智能识别;线下,组建“红色帮帮团”,根据“微信AI机器人”推送的涉电问题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电力服务,做到“实时精准响应、问题上门解决”。
在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有效增强农田灌溉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在衡水市安平县选定143个高需求灌溉区试点推广智慧农排扫码用电,农户只需通过“网上国网”APP扫描机井二维码,即可一键启停灌溉用电,电费独立结算、现用现结,实现灌溉用电全过程无人工干预、无感化管理,农户灌溉效率提升近60%。
驻村帮扶,因地制宜施良策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输血”更要“造血”。2024年,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共派出22支工作队、68名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们走村串户,摸清村情民意;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与村两委密切配合,积极寻找兴村富民之路。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驻武强县豆村工作队助力豆村建成3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扶持21户村民发展屋顶光伏,先后建起手套加工、服装生产等帮扶车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国网衡水市桃城区供电公司驻邓庄村工作队联合党支部领办成立“邓家庄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提升村民每亩每年保底收益。国网衡水市阜城县供电公司驻邓屯村工作队牵头推动成立村集体生态农场,创新采用“村集体+农场+农户”的土地流转与利益联结模式,同时提供就地就业岗位,使村民每亩每年收益保持稳定提升。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还遴选3个帮扶村建设“电力爱心超市”,通过“以劳积分、以分换物”方式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公益劳动,助力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国网衡水供电公司驻武强县豆村工作队等5个工作队获评“河北省乡村振兴先进驻村工作队”称号。
产业升级,走出探索新路径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持续深化“电力+农业”模式,推动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对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种养基地等用电全过程开辟绿色通道,推出(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省力、省时、省钱)的“三零三省”服务,确保快接电、早用电、用好电。
在衡水市景县“鱼菜共生”种养基地,国网衡水市景县供电公司根据其产业布局,合理规划电力配套设施,提供定制化供电方案,并推广线上电费查询、业务办理,确保“一次都不跑”的便捷服务落到实处。
国网衡水市冀州区供电公司加快推进衡水湖湿地公园景区全电民宿改造,对景区供电线路进行升级,对架空线路进行电缆入地改造,并在旅游旺季到来之前对经营户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了解用电需求、开展设备隐患排查,及时解决客户用电问题,服务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从点亮一盏灯到温暖一村人,从改造一条线路到赋能一个产业,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正满怀热忱,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