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辽东山区的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层林尽染,稻浪翻金。连日来的降温让昼夜温差加大,却也催生了“桓仁大米”的饱满与香甜,这里正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收获季。为确保秋收期间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国网本溪供电公司以“宣传+巡检”双轨服务模式,让优质电力服务走进田间地头、直达稻米加工厂,用心守护农民“米袋子”。

田间课堂,把安全用电“说进心坎里”
“老乡,收割机臂架高,作业时千万记得远离电线和电杆!”“早上田间有露水,湿手可不能摸电器啊……”10月21日,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来镇铧尖子村东堡的片片稻田间,本溪供电公司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一遍遍耐心叮嘱在稻田里的老乡。
“桓仁大米”作为辽宁特色产品,不仅是桓仁特产,更是辽宁名片。在这收获的季节,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在稻田里作业频繁,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推进,党员服务队员们利用农户劳作间隙,开展“安全用电进田间”微课堂,提醒农户做好提前勘察、控距防碰和如何开展遇险处置。结合农用机械碰线、秸秆焚烧引发线路故障等真实案例宣讲,让农户直观感受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全力守护丰收季的平安与光明。
同时,服务队员还当起了“指尖服务”推广员,手把手教农户使用“网上国网”APP,如何在线上开展业务办理,让老乡们在农忙时,能够足不出户办电缴费,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科技巡线,为秋收用电“扫清风险点”
宣传入心,巡检更要到位。10月17日,本溪供电公司运检人员运用地面加空中的“立体式”巡检模式,操纵无人机对保障秋收的10千伏崔四线展开特巡,从空中全方位巡检线路隐患。同时,对涉及农业生产的配电线路、排灌专变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红外测温仪精准检测设备接点温度,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排除。
“秋冬季节交替,天干物燥,树障异物清理是线路巡视的重点,要及时发现及时清理,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供电公司生产副经理杜博文对运检人员叮嘱道。
该公司将防山火工作与秋收保电特巡工作相结合,全力做好线路通道治理,及时清理杆塔设备附近的灌木、枯草、落叶等可燃物;对巡视时发现的隐患建立“一患一档”,明确整改时限。同时,针对秋收期间用电负荷变化,加强电网实时监测,科学调整运行方式,备足应急物资,抢修队伍24小时严阵以待,以最快速度响应可能发生的故障,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全力保证县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满格,赋能乡村振兴“好丰景”
在桓仁十里香贡米加工厂,一台台大型机械设备运转不停,一颗颗金灿灿的稻谷经过脱壳、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整个大米加工的过程已经实现了全电气自动化。
“我们粮食企业在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有稳定的供电,县公司在我们企业运行中,定期帮我们检查维护生产设备,解决用电难题,为我们秋收和粮食加工提供了极大帮助。”10月20日,桓仁满族自治县十里香米业有限公司厂长王殿莹由衷地感谢道。
十里香贡米加工厂是桓仁满族自治县重点粮食加工企业,也是本溪供电公司的重点服务对象。该公司将优质服务延伸至大米加工环节,组织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对接县域内各大米加工企业,开展“电力体检”专项服务,详细了解加工厂经营状况和用能需求;仔细排查周边线路和用电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从客户角度出发,为大米加工企业量身定制用电方案,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一幅“稻谷满仓”的丰收画卷正在桓仁大地徐徐展开,本溪供电公司依托电力大数据,分析“大米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持续提升电力大数据对服务稻米产业的能力,以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贴心服务,确保“桓仁大米”从采收、运输到加工的全链条用电无忧,提升“桓仁大米”品牌影响力,让这份来自东北黑土地的馈赠走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