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网服务“三农”
2011年7月31日,天水供电公司代管的6个县(区)农电企业农网升级改造10千伏及以下工程竣工投运,标志着天水电力服务“三农”迈上了新台阶。改造升级后的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优化了部分网架结构,缩短了供电半径,降低了电能损耗,逐步解决了部分区域供电瓶颈“卡脖子”问题。
众所周知,农村电网发展经过两期农网改造后已有很大改观,但随着农村用电量的激增,农村电网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凸现。天水农村电网老旧设备、外力破坏、自然灾害等问题给电网安全带来的威胁始终存在,覆盖农村的10千伏及以下线路及农村台区和农户的用电设备改造任务很大,成为制约农村用电的瓶颈。
近年来,天水供电公司通过农村电网改造,供电能力显著增强。大量新设备、新技术进入天水农网,整体提升了全市农网技术和装备水平,天水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21%,电压合格率达到99.1%,低压线损率由改造前的30%下降到12%,天水农村居民生活电价较网改前每千瓦时降低了0.34元。今年1至6月,该公司代管农电企业购电量累计完成售电量3.36亿千瓦时,增长率达9.59%,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创新机制积极探索
“上划”可谓是近年来农电体制改革的热词。2010年5月14日,天水供电公司麦积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甘肃省电力公司首家上划的农电企业。该公司以上划改制为契机,以归口管理和专业管理为重点,以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为导向,以实施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直管方式深化对农电企业核心业务管理逐步渗透,形成了一整套加强农电企业全面管理的新机制。今年该公司6家县供电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产权整体无偿划转框架协议,在农电改制道路上又卖出了坚实的一步。
麦积电力局早在2008年就完成了所有农电工的重新聘用和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并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给每位已签订合同的农电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极大地激发了农电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也为其他单位农电工管理探出了路子。自2009年起,该公司开展县供电企业农电工作综合评价,制定了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131项,对各县供电企业开展全面的评价工作。公司上下心系农电工作,积极帮助查找解决农电企业的问题和困难,农电企业主动融入公司工作大局和管理体系,逐渐形成一家人、一盘棋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解决。但同时还要看到,要真正做到上划,其中有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好:首先是农电资产的管理问题,要真正做到把农电资产和电网系统的资产一样真正管理起来。另外,还有农电系统员工的问题。上划后,农电工同工同酬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要彻底解决可能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规范管理争创一流
针对农电企业普遍存在的混岗问题,天水供电公司制定下发了解决的指导性意见,并对县供电企业上报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指导、审核,促使混岗问题得以解决。公司全面实施了预算管理审批制度,有效指导和控制了县供电企业的资金运作。通过大力开展“创一流”及标准化供电所创建工作,全面促进了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营销等各方面软硬件的发展,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标准化作业及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均有了较大的进展。
天水供电公司近年来加大了供电所硬件建设力度,规范和完善了供电所基础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农电系统已累计建成规范化供电所42个,渭南供电所被打造为国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各供电所公布了用电报装流程图、农村现行电价价目表及用电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内容,设立了监督台和举报箱,自觉接受客户监督,消除了乱摊派、乱加价、乱收费现象,他们还因地制宜增加流动服务项目,对残疾人、五保户等上门服务,加快银电联网系统建设,解决客户缴费难题,深受用户好评。
优质服务再上层楼
“用电正常了,电费降低了,服务也更周到了。”天水市行风监督员在天水市农村暗访电力服务情况时,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去年年底,上划后的麦积分公司营销信息系统成功进行数据切割,实现营销业务与国网公司并轨。这套新的营销系统包含“95598”、业扩报装、电价电费、线损管理等19 个模块,包括业扩报装与流程管理、需求预测、电费管理、电能表资产运行管理等多项功能,可以为市场预测、营销策略研究提供可靠信息和现代管理手段。可以说,该系统的建成实施,有效地采用成熟的营销信息技术,整合分公司现有营销信息化资源,全面提高了分公司营销管理水平。
对于广大客户来说,新系统同样是好处多多,因为该系统实现了服务手段的多样化,为用电客户进一步提供了方便。天水供电公司目前已开通银行(邮局)代收缴费、同城异地缴费、ATM自助缴费等9 种缴费方式,新系统切换成功后,麦积分公司管辖客户可以享受各种缴费方式带来的方便。报装流程实现网络化后,客户在任意一家营业网点都可以办理需要办理的一切业务,电量、电费预交款也可以随便查找,客户可以尽情享受花钱用电带来的舒心。(郭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