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供电局一品供电所现有员工42名,辖区内有10条10千伏线路,供电面积279.3平方公里,负责3.45万客户的供电服务工作。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几年来,通过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狠抓精益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品供电所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2012-2013年度标准化示范供电营业所”等荣誉称号。
安全管控“实时化”
“李勇敢,你怎么不核对设备、线路名称就开始工作了?这是典型的违章操作。”在一品所会议室里,所长杨京勇指着播放中的视频严肃地说。李勇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一幕发生在该所每日开展的现场作业视频分析会。
针对供区面积大,安全管控难度较大的特点,一品所认真落实“三重现场”到岗到位制,建立事故抢修全程管控体系,以“四张图片”(即事故处理前、中、后及工作票照相)和摄像机巡检制加强事故抢修、重大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
一走进运维值班室,墙角顶部安装的球形“电子眼”吸引了笔者注意。跟普通摄像头一样,它的外壳是黑色的,360度旋转的摄像头能够监控到值班室每一个角落。“可视化监控主要是为掌握值班室人员的到岗到位情况,遇重要事故便可直接在值班室进行调配、指挥。”所长杨京勇向笔者介绍道。“有了这个‘火眼金睛’,值班可不敢开小差了。”作为值班员的瞿祥彬,笑侃道。
基础管理“精益化”
“供区大,人员少,再加上农村配网相对复杂,如果连家底都搞不清楚,更谈不上配调了。”由于技术条件的欠缺,农村配网常常处于盲调、盲管状态。
一品供电所辖区仅配电变压器就有574台,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准确备齐零部件和工器具,避免反复跑耽误时间?一张照片就能解决问题。
作为南岸局农网10千伏设备图档电子化工作试点,早在2010年,一品供电所就率先开展了线路、台区图档电子化,故障处理图片化管理。所长带头,每月分片清理、更新10千伏线路接线图、台区台账,对线路杆名杆号、公用变压器、台区考核表的现场图片进行采录,为事故处理提供准确信息。现在,鼠标轻动,便可通过电脑获知相隔遥远的农村配网情况。
打开该所的图档平台,线路名称、档距、金具明细等大致情况一目了然。轻轻点击“电杆全景”字样,设备的图片、及时信息应声而来。“如果线路出现状况,我们就能通过图档平台,直观了解事故现场的环境,合理安排操作,调配物资,既节约人力,也保障了抢修时间。”
得益于信息化建设,针对农村配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成为了可能,也为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最可靠的基础平台。
优质服务“特色化”
“严禁在电力线路下面钓鱼和从事其他不安全的活动;发现电线掉落时,不要捡、不要靠近,要距离导线落地点8米以外,看守现场并通知供电部门处理……”在一品所的电力抢修车上,一个小小的喇叭正在循环播放着用电知识。
9月23日,橙色的电力抢修车开到了石板垭村进行故障抢修。与往日不同的是,抢修队员下车后,平日静候待命的抢修车此刻却成了安全宣传车。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农活,认真听着安全用电知识,有的村民还不时地向抢修人员询问起家庭用电知识。
针对供区内农村配电网薄弱、表后线凌乱、村民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一品所启动“你用电,我用心”农村安全用电强基固本工作,巧借村社广播和抢修车流动宣传等方式,深入乡镇村社,多层次、多渠道将银行代扣、农村安全用电等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掀起了农村“安全用电”立体式宣传热潮。
同时,结合“三个一”农电特色服务,根据用电客户分布、用电重要性等情况,由所长担任客户经理,不定期组织上门用电检查、指导安全、节约用电,有效将普遍化服务与差异化服务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