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胡子,高鼻梁,稍胖的脸庞显得有点稚气。
他,零点起跑,从军人到检修工的转身,丝毫没有被艰难的转变所绊倒,硬攀上了机组检修行家里手的高峰。
李宇,大渡河检修公司瀑电检修项目部机械班副班长,一只从龚站迎难而上“接招”瀑布沟的流域检修号角,一位坚守在瀑、深两站达标投产最前线的检修先锋,一座象征着智慧与勤劳的基层党员标杆。他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军人令人敬畏的勤劳与刚强,述说着从零到有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定,表达着基层共产党员的朴实与执着。
军队的历练,锻造了他迎难而上的斗志
“学海无涯,千万别回头,不冲到对岸,那就得淹死。”这句幽默的话就是李宇的座右铭。
从部队退役李宇,身上时刻散发着军人的气质,不服输的心跳也时刻颤动在检修现场。基础薄弱的他通过一步步对水力机械的“探索”,从最基本的图纸知识和零部件构图,再参照实物,不懂了就问,不清楚就找机会多瞧瞧,通过几年的努力,不入门的退伍兵,硬生生的成长为了拔尖的组长。
2009年,工作突出的李宇从龚嘴电站转战到了瀑布沟参与瀑布沟电站的检修筹备。新设备、新环境、新要求、大机组等难题迎面而来,为尽快掌握瀑布沟电站机组设备状况与特性,为检修工作做好准备,李宇和其他检修筹备人员一起,每天不是泡在厂房里向施工单位请教,就是淹没在办公室的图纸资料中。为搞清楚圆筒阀接力器的内部构造,他把钟爱的游戏戒了,为学习腾出了“业余时间”;为弄明白调速器的工作原理,他的烟灰缸比以前满了很多,头皮也不知被挠掉了多少。付出总有回报,当检修公司着手开始瀑布沟电站机组检修的时候,他也已经对瀑布沟电站机组机械部分如庖丁解牛般熟悉了,说起哪儿的机械设备,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聊到那个设备的原理、特性,他更是讲得头头是道。
2010年,李宇成为了机械班技术员,而他的学习热情更是随之高涨,钻技术、学管理、补短板、勤教学成为了他的日常工作,在他的带动下,班组的学习氛围一时无两。在瀑布沟电站技术供水室1号技术供水泵检修工作中,工作人员在拔除电机靠背轮时遇到了困难,闻讯后李宇立即赶往了作业点,再三强调小组不得蛮干。随后,机智敏捷的他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经验,制作了一个临时简易的“拔轮器”,简单实用的现场小发明也运应而生了。
党员的身份,赋予了他创先争优的职责
“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尽管不算优秀,但还是要做好表率。”李宇如是说。
龚站2号机组增容改造期间,在钻镗转轮与大轴连接螺栓孔阶段,源于铰刀尺寸问题,致使钻镗工作耗时过长,严重阻碍了回装进度。为了抓紧时间,保证改造工作按工期顺利推进,班组以两组轮流换休开展24小时无缝交接作业。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班组职工已疲惫不堪,而就在此时,新任务又接踵而来:龚站2号机组大轴补气管尺寸有偏差,需立即派人解决。但此时班组力量,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没有了空余的人手。刚回宿舍的李宇得知消息后,二话没说,添了件保暖内衣,立即赶到了现场。在李宇的带动下,其他作业小组成员也纷纷赶到了厂房,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并肩奋战,问题终于妥善解决,抢工队员们的眼中也早已充满了血丝。李宇用他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感人的行动,影响着众人,牵动着众人,推动者他的团队奋勇向前。
2010年12月,适逢瀑布沟电站6号机调速器系统导叶关闭时间调整,他不顾连续加班作业的疲惫,主动留下来参与学习。他拿出一个小笔记本,仔细记录着厂家技术人员的介绍,并将每一个步骤的重点都划出来,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周围的同事耐心请教,他总是说:“现在搞技术管理的,什么都得懂点,不然还怎么搞管理。”
十几年的检修生涯和参与瀑布沟电站的检修筹备,李宇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检修经验,也练就了精湛独到的技术本领。而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技术经验,李宇显得格外的“大方”,无论是正式职工,还是季节用工,或者是非相关人员,一旦有问题,他总会细致入微的为他们讲解自己所理解的“精髓”,却总是习惯的用手搔搔头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嘛!”
检修的考验,养成了他主动承担的习惯
“责任胜于能力。”李宇如此想。
这是李宇的QQ签名,也是他检修十几载的人身感悟,更是他一贯的行事原则。2010年4月,检修公司在检修瀑布沟电站4号机组调速器过程中,李宇首次担当了该项工作的负责人,之前的潜心专研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看似得心应手的工作,李宇并没有因此而松懈,精明细心的他提前对安全措施、技术措施、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仔细考量和反复校核,并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进行请教,还积极与兄弟班组进行沟通协调。全过程,李宇跟踪检查验收每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最终以零返工圆满地完成了该项检修工作。
2012年,是瀑、深两站达标投产的攻坚之年,作为机械班技术员之一,李宇比谁都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是困难的时候,他就越是要把担子挑得稳稳的。安全、质量、效率,每一方面都需要他严格把关,多少次睡眼惺忪中被电话叫醒,多少次万籁俱寂时在厂房里挑灯奋战,多少次通宵加班后倒头就睡,多少次满眼血丝还依然坚守在检修现场,数不尽的辛劳与困难,在李宇面前,一句轻轻的“责任”就烟消云散。
山虽崎岖,永不止攀;路虽艰难,勇往直前!正是有这些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基层党员标杆,在基层管理中不断的发挥出他们的光与热,才让这条英雄之河的流域建设不断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