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的解释词是威望与信誉,《辞海》注解:“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
《独醒杂志》中记载一个“老农识画”的故事:相传有一天,马正惠公把一幅珍爱的名画《斗牛图》展开在前厅暴晒,那是大画家戴嵩的真迹。这时一个来缴纳田租的佃农看到了,暗暗发笑,马公问他笑什么,佃农回答说:我是个农夫,虽不懂画,但是我感觉这画与实际的不符。真牛斗架时候,总是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即便是强壮的汉子也无法把它拉出来。而这幅画上,斗牛的尾巴却翘起来了,虽然看上去好看了,但与实际情况太不相符了。马公听后微微相信一点,佃农便说,人就是太崇拜名人了,有时他们错误的做法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马公有些疑惑,佃农便指着门前坡路上一辆负重的牛车说:“你看看那用力拉车的牛,尾巴能翘起来吗?”马公顿悟,他佩服这位佃农的见识和为人耿直的性格,于是他又把很多的土地租给了农夫,这就是微信≥威信的整个演变过程。
这使我想到在安全管理中的一个现象,一个戴嵩式的管理者,他坐在办公室里,凭着“想当然”“大概是这样”的一些推理来布置工作。脱离客观实际,不了解事实真相,主观臆断,造成了工作中的违章指挥,即损伤了自我形象,也把威信变成了不信。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更是安全生产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它需要一种警醒,更需要一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