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乌鲁木齐电业会展中心保电员工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04  来源:  作者:无  浏览次数:75
???????? 9月1日早晨6点,当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还被一片浓郁的夜色完全覆盖的时候,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会展中心,乌鲁木齐电业局保电人员盖志强已经带领自己的3人保电小组,开始了当天第一次的设备巡查工作。对进线进行红外测温、查看电缆有无破损,盖志强他们全神贯注地工作着。因为33个小时后,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将在这里隆重开幕。

  “电网零闪动、设备零故障、服务零差错”,这是新疆电力公司早就确定好的保电目标。虽然,8个保电巡查组每隔两个小时就会对国际会展中心的所有供用电设备进行一次巡查,但盖志强仍然不敢有丝毫大意,他依旧和同事们认真地查看着每一处设备的运行情况。因为每一个保电人员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任何一个微小疏忽,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国际会展中心保电指挥部出发,盖志强走向发电车,走向配电室,走向自己已经多次走过的巡查路线。此刻,整个城市都很寂静。盖志强的身后,是高悬在天空的一轮明月和灯火通明的会展中心。

  李涛 最早介入保电的指挥员

  李涛的年龄并不大,但已经是第二次担任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会展中心的保电总指挥了。这位只有39岁的乌鲁木齐电业局第二供电营业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无疑是最早介入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保电工作的人员之一。

  2011年9月,随着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完美落幕,第一次担任国际会展中心保电总指挥的李涛还没有来得及安享成功的喜悦,就得到了乌鲁木齐明年将继续举办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消息。虽然,首届亚欧博览会保电工作已经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李涛发现国际会展中心的个别用电设备还存在一些隐患,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将可能给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保电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于李涛而言,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保电工作,从首届亚欧博览会刚一结束就已经开始了。

  根据自己在首届亚欧博览会国际会展中心保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李涛主动找上门,将自己的意见向国际会展中心管理方进行了认真反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国际会展中心管理方完全接受了李涛的建议,随即对存在的设备隐患进行了全面整改。

  首届亚欧博览会国际会展中心保电总指挥的经历,给李涛带来了许多压力,但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保电工作经验。在首届亚欧博览会保电工作中,李涛发现个别发电车操作人员虽然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准确无误,但由于受到文化程度限制,对于准确复诵操作指令存有一定困难。于是,李涛因事制宜,专门为保电人员设计了应急保电操作卡,提前预想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针对这些事故的处理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流程,把每个人的工作步骤都详细地打印在保电操作卡上,任何一名保电人员拿上操作卡后,都能对工作步骤一目了然,彻底解决了个别文化程度低的保电人员的复诵问题。目前,这种应急保电操作卡已在其他保电场所推广应用。

  当晚21时,刚刚吃过晚饭,李涛又组织全体保电人员对照应急保电操作卡再次进行了模拟演练。其实,这种演练已经持续了20多天,大家对演练的内容早已非常熟悉了,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演练呢?李涛的回答很简单:“为了保电工作万无一失,我们不敢丝毫大意。因为,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国家电网的形象,还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鲁飞 最接近会场的坚守者

  9月2日早上8时,接替盖志强前去巡视的是乌鲁木齐电业局第二营业部计量班班长鲁飞。在完成8时至10时这个时间段的巡查任务后,鲁飞就得为自己的下一项工作任务做准备了。在李涛的工作安排单上,鲁飞这天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不间断电源室盯守。李涛说:“我之所以用了‘盯守’这个词,就是想说明这项任务的重要性。”

  在连续两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活动的保电人员中,作为不间断电源盯守者的鲁飞,都是距离开幕式会场最近的保电人员。他的任务是盯守一组在出现意外情况后可以为会场提供电力供应的不间断电源。如果仅从工作难度和技术含量上看,鲁飞的工作非常简单,没有任何高难度的操作,就是一直盯守在不间断电源室内,不让从此经过的人员碰掉电缆,直到整个活动结束。可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因为鲁飞不仅是整个保电工作中活动空间最小的保电人员,同样也是站立工作最久的保电人员。在国际会展中心的不间断电源室里,留给他的活动空间不足2平方米。

  按照活动安排,从15时到19时,在国际会展中心将举办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第二届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而按照安保工作的要求,开幕式前两小时,国际会展中心的所有出入口都将严禁人员出入。也就是说,13时前,鲁飞就得进入不间断电源室开始自己的盯守工作。除了6个多小时的连续站立盯守外,3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也将给鲁飞带来新的挑战。因为有多国元首出席开幕式,严密的安保措施不允许会场外有任何人走动。因此,6个多小时内,鲁飞一刻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连卫生间都不能去。所以,不管多么焦渴,饮水都得限量而为。活动在墙里头,我的坚守在墙外头。鲁飞说,所有的热闹都是别人的,只有寂寞才属于自己。

  其实,陪伴鲁飞的还有他刚刚出生42天的女儿。鲁飞说,在盯守的间隙,我可以看看女儿的照片。因为保电工作,我经常无法回家。现在,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向女儿传递分别的思念。

  在保电现场上不能飞翔的鲁飞,却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传递着光明和温暖,让中国在世界大发展的舞台上越飞越高。

  刘伯军 最辛苦的保电员

  在晚饭前,李涛曾经通过对讲机两次呼叫刘伯军前来指挥部接受采访,但他都没有来。这倒不是刘伯军害怕面对记者。他实在是忙得分身乏术。就连李涛都一再强调说,刘伯军算是我们国际会展中心保电工作人员里最忙的一个人。

  作为乌鲁木齐电业局第二营业部用电检查班班长,自从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保电工作正式启动后,刘伯军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夜猫子”。李涛说,从7月中旬到8月28日前,刘伯军一直带领自己的班员在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实战演练。既然是实战,当然要真的停电了。白天,国际会展中心要正常工作,不能因为演练就轻易停电,影响客户工作。根据国际会展中心管理方的要求,所有停电实战演练必须在午夜两点后进行。所以,在40多天的实战演练中,刘伯军始终都是在别人甜美的睡梦中开始工作的。而这一练,往往就是好几个小时。踏着星辰而来,迎着朝阳离去。这期间,刘伯军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竟然不足4个小时。

  8月23日晚,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又一次开展重要客户停电应急预案实战演练,目的是检验电网停电后,国际会展中心的备用供电设备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自行启动供电。凑巧的是当天晚上,这里有一场大型的外事接待活动。虽然,刘伯军曾向国际会展中心管理方提出改天进行演练,但对方却拒绝了刘伯军的好意。因为国际会展中心管理方也想看看供电部门的应急事故处理能力。而且,还提前把当晚开展停电应急预案实战演练的情况通报了所有宾客。停电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如果国际会展中心的备用供电设备如果不能如期启动,那将会给宾客留下极其难堪的印象。

  失败了丢脸,不敢去试更加丢脸。就连李涛都为刘伯军捏了一把汗。而国际会展中心为了防止意外,也悄悄准备了蜡烛。当晚,实战演练如期举行。正当来宾进行晚宴时,按照预定计划,电网供电突然中断,灯火通明的国际会展中心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虽然,所有宾客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有人意外地喊了声:“停电了。”话音未落,国际会展中心备自投在预定的1.3秒内正常启动,供电恢复正常。“供电部门就是不错,瞬间就恢复供电。”全场情不自禁地响了热烈的掌声。而这时,刘伯军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服竟然早已被汗水浸湿。其实,这还是为了演练刻意设置的恢复时间。而在实际保电工作中,整个电网是按照零闪动要求的。

  当然,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经过多次的停电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我们及时发现和消除了国际会展中心设备存在隐患,为今后最终顺利完成保电任务奠定了基础。李涛说,在这点上,刘伯军功不可没

  9月2日零点,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再一组的巡视工作又开始了。在李建民的带领下,3名保电人员继续重复着之前的设备巡查工作。这时,距离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已经不足20个小时了。李建民的身后,同样是高悬在天空的一轮明月和灯火通明的国际会展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