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日,广东某发电公司一名施工人员从28.5米高的风道切割处掉到下方12米平台地板,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施工单位未按照施工方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死者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站立不稳而发生高空坠落,是典型的“违章、麻痹、不负责任”行为。
任何人看了这则案例后,都觉得可惜,这么严重的事故起源只是因为施工单位未按照施工方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和“疏忽大意”的施工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仔细想想,安全规程对我们生产过程中的行为早就有规定,可很多人却认为是多此一举,岂不知这个你认为“多此一举”的事,却给我们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果我们在每一次作业即将开始的时候,都做到再次确认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规范,把细节的事情做好,并善于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隐患,那么事故就会远离我们而去。
另外一个案例同样发生在2012年4月2日,广西贵港某发电公司2号机组D级检修,维护人员在拆除2号氢冷器侧人孔门端盖时,没有事先将2号发电机内气体排空,强大的气流将增派的工作人员李××打翻,随即高4米的脚手架慢慢倾倒,正在脚手架上工作的4人随脚手架一同跌落至地面,4人安全带均系在脚手架管上,李××和陈××两人头部受伤,李××因头部受伤严重,抢救无效死亡,陈××因头部受伤,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事故调查发现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首先是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不完善,运行人员在审核工作票安全措施时,也未将措施补全;其次是临时增加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办理工作票变更手续,未对新增人员李××和陈××进行安全交底,终于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在此次事故当中我们又看见了“细节”幽灵般闪动的身影。究竟是脚手架轰然倒塌了,还是我们所谓严密的安全体系倒塌了呢?也许都不是,只是我们对于工作精益求精细节处理上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以流血换取教训是愚者的逻辑。遗憾的是,今天可能还有太多的人在重复着昨天的不幸!
太多的例子,倘若我们从细节做起,“不因事小而放任”,使违章者不敢以事小而为之,那么违章行为将会得到有效的制止。倘若我们在细节上多考虑一些,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就能及早发现并排除,飞机的机翼和机体就不可能融化,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也许今天它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
痛定思痛,安全管理究竟要采取怎样的战术呢?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安全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细节决定安全,安全,重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