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渑池电业上官德友:电力"总教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3  来源:  作者:无  浏览次数:92
训练场上“铁教官”

  2011年3月,渑池县电业局将24名从基层选拔出来的年轻农电工集结到渑池一电厂的废弃厂房内,让他们接受40天的全军事化训练和近3个月的业务技能训练。?

  承担这个训练任务的就是被人们称作“总教官”的上官德友。这意味着,他要与队员们一样被“封闭”起来,与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过着同样单调乏味的训练生活。

  这批农电工平均年龄22岁,是名副其实的“80后”、“90后”,而且大多数刚从三门峡市内各个技工学校毕业。如何把这群刚出校门、桀骜不驯的大男孩儿训练成为步调一致、纪律严明、行动迅速、作风过硬的合格农电工,上官德友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

  “嘟——”早上6时,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里的时候,上官德友已带领这群身着“国家电网”标志深蓝制服的年轻小伙子,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饱满、步伐整齐地出现在操场上。早操结束,他要指导大家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培训业务……。为了更好地实行军事化创新管理,他始终坚持将军事化训练贯穿到员工每日工作和生活当中。

  在专业技能训练上,他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手把手地教。一次,他指导大家进行爬电杆、接线作业,学员李志远上杆后步幅过大,没能按照他的要求合起来,结果从杆上滑下来几米。对此,他狠狠地把李志远批评了一顿。现在,上官德友每每提起这件事仍耿耿于怀。在他看来,一名专业合格的农电工在作业时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要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安全作业,否则将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对此,他以军事化管理为载体,把军人的标准融入贯穿到各项工作标准当中,对他们实行各专业班组间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管理方式,并大胆探索创新,先后制定了《报抢修服务管理流程》、《抄、核、收、录管理流程》、《台区、车辆钥匙领用归还管理流程》《业扩报装管理流程》、《请销假管理流程》等,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一开始,很多人都受不了这种“魔鬼式”的训练管理模式,但在“总教头”上官德友的严格要求和关心鼓励下,很快适应了这种“士兵”一样的生活,把这个团体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大多从学校刚出来,来到这儿就像当兵。”22岁的苏胜歌说,“军事化管理让我们每个人的纪律观念、团队意识都变得很强。”

  舍弃小家为大家

  2011年8月,渑池电业局城北供电所所正式成立,集训结束的24名农电工全部被分配到这里,但暂时还住在一电厂的训练场里。为了使大家尽快熟悉所分配的线路管段,上官德友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带领大家从一电厂徒步行走50多分钟到达仰韶变电所,让他们认真熟悉线路,回去做好规划。上官德友说:“刚开始所里没有值班电话,就我一部手机,所有的报修作业电话全打到我这里了。忙就忙在接电话上了。但忙里出错。这些新同志光台区里的配电柜钥匙就丢了几串。每丢一串我就安排人排查一次,生怕落入不法分子手里。20多个人都被我训哭过,但过后他们都能理解。”

  为了尽快使城北供电所走上基础管理规范化、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的轨道,他在所长刘洪民和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先后制定了《城北供电所一日作息制度》、《城北供电所班组日常管理考核细则》、《城北供电所季度作息时间表》等各项日常管理标准,并在所内实行值班长值日带班制,对所有成员日常纪律和内务环境卫生进行监督考核。

  他带头执行所内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和同志们吃住在一起。在所内各项工作走上正规之前,他连续3个月没有回家。尽管他的家就在离单位仅仅5公里的西阳村,坐公交车也就几分钟的车程。他家里,上有90多岁的奶奶,下有不到6岁的儿子,同时还有父母、岳父母4位老人。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该回去看一看。但他为了使所里工作尽快走上正规,每当家里有事打电话了,他就打电话请朋友去帮忙。现在所里工作走上正规了,但他仍然坚持周一至周五和同志们吃住在一起。每当大家有什么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他都积极地帮助大家解决。配电班班长苏胜歌谈了个女朋友,经济不宽裕,上官德友就经常去帮助他。每次借钱不是300,就是500,有时1000也借过。所以,大家工作中把他当师长,生活中把他当成大哥哥,心里的话都想对他说。

  “我们坚持每周五召开民主生活会,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矛盾都可以拿出来“晒一晒”。大家有了矛盾让他们自己去化解,现在这里的20多个小伙子,没有一个人吵嘴打架的。”说起这些,上官德友感到很自豪。

  为民服务叫响品牌

  为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上官德友坚持训练工作不放松,让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他经常进行紧急拉练,常常是小伙们刚刚睡熟就被哨声叫醒,在第一时间集合完毕,后迎接各种任务。

  “电力抢修是一项突发性很强的工作,探索实施军事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农电工有效应对突发电力事件的能力。”上官德友说。

  风里来雨里去,哪户线路出了问题,上官德友就带领大家出现在哪里,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的时候,只要一听有任务,就要马上带器具赶到。这种紧张而艰苦的生活,连所里年纪最小、只有19岁的陈亮也习惯了。他说自己要在“发展中发展”,在团队的发展中促进自己成长。

  比陈亮大4个月的孙琪刚来时是这些人中身体最差的,训练第一天就晕倒了,一直到军训结束,每天坚持跑操,下午锻炼身体。现在的他从刚来时的一米七几长高到了一米八出头。他说,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对自己要求严了,身体素质、精神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我们这个集体要始终不渝地走在渑池电力队伍、甚至全国电力队伍的前面,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当好排头兵!”这是上官德友对同志们的要求,也是自己的心声。

  “安全有我,我必安全。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团队有我,我必团结。纪律有我,我必守纪。”每天上午和下午,城北供电所的小伙子们都要喊着这样的口号来激励自己。

  如今,渑池县电业局城北供电所连同他们成立的“电力铁军服务队”,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深化“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使“电力铁军服务队”的名气越叫越响,深入到每一个用户的心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