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熊佳焰 廖喜张 通讯员 岳佳综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实习生黄晓婷
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昨日下午举行,30名听证会代表中29名依时出席,1人因故未到场,由受委托的代表宣读书面意见。
在29名到场代表中,27名支持实行阶梯电价,其中16人赞成分季节收费的方案二。而绝大部分代表建议提高首档基准电量。
“炮手”代表韩志鹏则自制两套方案,他认为应该对用电量低的用户实行奖励,还有,在首档电量设置上,要对广州这样的大都市进行区别对待,而不是全省一刀切。
现场无代表支持方案一
昨日下午14时,广东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举行,30名听证代表29名到场,其中消费者代表岑少华因工作原因未到场,向组织方提交书面请假申请,并委托其他代表代为宣读意见。
记者会后统计发现,29名到场代表中,27名代表赞成居民生活用电实施阶梯电价。另有一名代表未明确表态,代表伍劲松则明确反对只在居民用户中实行阶梯电价。赞成阶梯电价的27名代表中,16人明确表态倾向于支持分季节收费的方案二。而记者在现场未听到有代表明确表示支持方案一。
省物价局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有关规定,认真研究参加人提出的意见,汇总整理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兼顾各方面利益,结合广东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阶梯电价方案。定价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将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定价决定和对听证会参加人主要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韩志鹏自带两套方案:阶梯电价有涨也要有降
昨日,消费者代表、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自带两套方案出场。他在现场屡次举手欲“抢麦”。
用电少的每度降5毛
记者发现,韩志鹏的方案一跟省物价局公布的方案二一样,对广东的阶梯电价实施夏季和非夏季的不同收费标准,但跟官方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韩志鹏的方案中,阶梯电价“有升也有降”,他建议,对第一档电量内的居民用户实行电价下调的奖励,其中,夏季第一档电量每户每月0~220度,电价每度下调0.05元,第二档为221~400度,电价不调整,第三档为400度以上,电价每度加价0.2元;非夏季第一档电量为0~140度的,每度下调0.05元,第二档141~300度,电价不调整,第三档为300度以上,每度加价0.2元。
“听证会不能开着开着就成了‘听涨会’,既然要促使节能减排,那用电节省的也应该奖励,不超过一定度数的电量应该减少收费。”韩志鹏说,他的第一套方案仅适用于4口人以内的家庭,家庭人数4人以上的,应按人头增加相应电量。“现行方案不设电价下调档次,没有体现奖少罚多原则,建议增设电价下调的电量档次。”
广州应另设方案
而韩志鹏的第二套方案则提出,广州居民用电跟全省不同,应该另行制定广州居民的电价听证方案,必要的话还应另行召开听证会。“此次听证会号称以80%的覆盖率确定全省居民首档基准电量,但广州作为一个大都市,用电水平远高农村和省内其他地区,因此按省物价局公布的方案,广州居民的基准电量被严重拉低,将使大部分居民受影响,所以对广州居民不公平,应该另行设计方案。”韩志鹏认为,听证会是一个博弈的平台,是公共决策的必要程序,所以尽管他过去与听证会有很多“恩怨情仇”,但还是要来,“会上,很多代表提出要提高第一档的基准电量标准,这个被政府采纳的机会很大,最终方案也很可能分季节用电。”韩志鹏说。
韩志鹏:
听证会不能开着开着就成了听涨会,用电节省的应该奖励,不超过一定度数的应该减少收费。
伍劲松:
非居民用户才是节能减排的主要对象,现在阶梯电价要涨居民电价来节能减排,对象搞错了!
1.提高首档基准电量
在省物价局已经公布的两套方案中,方案一中基准电量为每月210度,方案二中基准电量为每月240度和170度。昨日,听证会上,大多数代表直指两个方案第一档电量的基数偏低,建议适当提高第一档电量的标准。
来自茂名的省政协委员陈政石表示,他在当地做过调查,以10户城市家庭为例,这些家庭秋冬季的平均用电量在160度到210度之间,春夏季的用电量在200度到350度之间。显然当前两个方案的基准电量,对于这部分家庭而言都过低。消费者代表陈伟雄也表示,广东的第一档电量设置过低,他解释说,在他所了解的20个居民家庭样本中,基础用电需求包括电视机、照明用电、空调等,每月最低的用电量都在268.79度。而冬天不用暖气时,最低的用电量为177.39度,“现在社会老龄化这么严重,很多老人在冬季都是需要暖气的,而一用暖气,电价肯定又不止这些。”
此外,还有代表提出基准电量的设置应有“前瞻性”,在参照前几年用电数据的同时,还应对未来用电需求的变动情况作出提前预判和准备,建议居民阶梯电价的电量基数实行动态调整,随用电量逐步上升,阶梯电价的电量基数标准也应相应提高。
2.采用年度统计方案
听证代表陈北元建议应实行一种全年性的年度方案,让夏季多出基准电量的度数可以平挪到冬季用不足基准电量的度数中去,更有利于减少电费支出。
“很不可思议,按照方案二的季节性分开收费,全年的居民首档用电基准电量竟然要比方案一的全年度统一收费要少60度的基准电量,本来物价局公布的方案中广东基准电量就比上海低了,多数人赞成方案二,还把居民全年的基准电量总量调低了。”听证代表陈北元表示,按照方案二来计算,上海全年的基准电量比广东足足多了660度。他建议,按照方案二来计价的话,应该将夏季的基准电量提高到300度,非夏季的基准电量提高到200度,“这样才比较合适”。陈北元表示,相对而言,他更希望采用年度方案,让市民冬夏季调整用电量,多用的基准电量挪到少用的月份用,又不浪费又可少交钱。
3.应考虑家庭实际人口
会上,有代表认为方案对每户家庭的电量采取“一刀切”,几代同堂家庭和两三口人家庭基准电量相同的做法不合理,建议适当增加人口较多家庭的电量基数,或按家庭人口数量设定不同的电量标准;但也有人认为家庭人口核实难度大,且居住人数容易变化,操作难度大。
消费者代表梁伟文介绍说,一个普通的3口之家,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基本用电设备,在夏天就至少要用电500度以上。消费者代表陈伟雄也建议,家庭人口一旦超过5口人,基准电量就应该在原先首档电量基础上,再根据实际人口数进行上调,而不应“一刀切”。
4.全省实行“同网同价”
目前,广东因历史原因,各市电价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如汕头、汕尾、揭阳、云浮、潮州等5市分别下调到了0.7元,但这比起广州目前的0.61元仍然较高。昨日,来自这些城市的听证代表们纷纷表示,分片区实行电价收费不合理,认为这些不发达地区没理由调价后比广深等一线城市还高,应全省实行“同网同价”,在广东范围内实行统一的阶梯电价收费。
但这一观点也引来部分代表的质疑,如陈北元就提出广深的用电需求量大,应该跟其他地区区分首档基准电量,而韩志鹏也认为若全省实行统一的基准电量,广州作为一个“热岛”,基准电量将被严重压低。
5.提高低保户免费度数
会上,针对新方案提出的对低保、五保户等每月实行15度的免费电价度数,不少代表认为仍然过低。有代表就建议,应该将每月的免费度数提高到30度左右比较合理。
6.降低合表用户提价标准
对于合表用户,不少代表认为合表居民用户很多属于低收入家庭,这些用户的全部电量都要提价且提价标准过高,不够合理,住宅小区的公共用电量按合表用户提价标准提价也不合理,建议适当降低合表居民用户的提价标准。
一名大学生代表则建议广东电网公司加快对居民用户的“一户一表”改造进度,“我们大学生的专用电表,连单据都没有,我们也不清楚自己一个月究竟用了多少,这个合表用户涨价应该暂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