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灯晚上‘听’到人声就会自动开启;小区里安装充电桩后,家住六楼的儿子再也不用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拎到家里充电了。”宁夏贺兰县东华小区73岁的王淑琴老人谈及电力升级改造连声叫好。
东华小区属贺兰县老、旧小区之一,由于多年无物业管理,没有产权单位,小区线路老化严重、电表箱外露,电压不稳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当地供电部门今年春节后斥资90万元改造小区老化线路。
王淑琴老人一家及东华小区的用电质量提升,是宁夏电力倾心服务惠民生的典型写照。
“宁夏电力践行阳光服务。”宁夏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刘运龙说,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我们提出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国家电网?阳光宁电”的服务品牌,让用户真真切切享受到电力惠民之举。
目前,公司深化供电服务基础工作,系统整合优化供电营业厅、95598供电服务热线等5大客户服务渠道及配套制度,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加大电网投入惠民生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伊始,宁夏26万贫困农村小学生享受免费营养餐——对于宁夏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新学期最珍贵的礼物。
营养校餐,电力先行!
“学校餐厅用配备的消毒、冷藏、保温、和面机等设备是否有足够的电力保障?部分学校三相动力电源安装是否到位?
固原供电部门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就偏远山区学校电力改造升级,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决议:特事特办。
目前,原州区所辖122座农村小学全部通上了动力电。固原市隆德、泾源、彭阳等县也将逐步为优化辖区农村小学用电质量,确保学生吃上热乎的营养餐。
“用电一度,用心百分”。在固原山区,电力部门的这一执行准则被“一度电的服务”所诠释:“为了保证农村用户能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光明,无论用电多少,供电部门的服务和态度都一视同仁”。
宁夏六盘山区位列全国14连片特困地区之首。有人计算,当地供电部门对个别自然村的投入从理论上讲,不算供电损耗,收回投资成本需3000多年。据信,为保障民生,“十一五”期间宁夏电力公司在固原市每年亏损近亿元。
为切实提高居民用电服务质量,今年,宁夏电力公司计划投资7.06亿元用于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其中,将1.6亿元用于解决28个塞上新居、109个设施农业和118个生态移民的用电问题。
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宁夏城市、农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水平分别达到99.943%和99.818%。全区设立了372个城乡供电营业厅,及时受理客户用电业务,利用设置的1066台自助缴费终端和开通的邮储、工行及宁夏银行代收网点264个,向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购电服务,确保“十项承诺”的有效兑现。
崔吉峰说,将进一步加大对宁夏电网建设的投入。“十二五”规划总投资200多亿元,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坚强智能电网,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95598”微笑服务情暖万家
走进银川市供电局“95598”热线中心,话务员忙碌的身影里透露出职业的优雅与阳光。
该局“95598”热线话务量占全区三分之一。中心负责受理银川市78万户的用电咨询、信息查询、电力故障报修等业务。今年前两个月累计话务量达47635个。2011年全年话务量为413745个。
作为供电企业的“第一窗口”, “95598” 规范服务行为。确保向用电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面对日均接打电话1000多个,做到始终微笑、热情服务。
塞上电力,微笑传递,情暖万家。以此为目标,95598作为供电企业“形象代言人”,努力提高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塑造供电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打造“放心热线、连心热线、满意热线”。
大规模外送电服务国计民生
“煤从空中走”、“电从塞上来”。这是媒体对宁夏近年来实现大规模外送电的形象描述。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宁夏电网承担了送山东电量22.3亿千瓦时、送青海电量7亿千瓦时、送华中电量3亿千瓦时、送西藏电量0.7亿千瓦时的外送电任务。截至目前,宁夏外送电量突破两百亿大关,达到260亿千瓦时,占西北跨省跨区交易电量的61%,占全国的24%。
崔吉峰表示,外送电量有效缓解了上述地区供电紧张局面,为保障当地用户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将致力于大规模电力外送的新通道建设,进一步在能源优化配置、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惠及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煤电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之一。根据自治区规划,2015年、2020年全区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3200万千瓦和4600万千瓦,人均装机达到5千瓦和6.6千瓦,除满足区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外,还需进一步扩大外送电规模。
基于宁夏适宜建设大型煤电基地的优势,宁夏电力将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推动我国电力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打捆外送,充分保障宁夏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未来能源供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网银川3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