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山东电力公司圆满完成国网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项目参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27  浏览次数:124

  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及充电装置、储能技术展览会于12月19日至21日在海口市举办,山东公司圆满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展区讲解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受到国家电网公司和参会领导的好评。

  此次展会共有国内外数十家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装置、电池的生产和研发单位参加。在国家电网公司展区,通过模拟青岛薛家岛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站、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北京高安屯示范充换电站,集中展示了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方面的成果,并对“十二五”期间推动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作出了展望及规划。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排,山东公司承担了此次展会国家电网展区的讲解工作。接到任务后,山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对高质量做好讲解工作提出要求。山东公司外联部、政工部(团委)专门组织举办了公司系统讲解员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授课老师进行授课,并对讲解员现场演练进行了点评和指导,从中选派两名优秀讲解员赴海南参加了本次展会,圆满完成讲解任务。

  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通过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交通网的“三网”技术融合,实施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三化”管理,实现对电动汽车用户跨区域全覆盖的同网、同质和同价的“三同”服务。

  青岛薛家岛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工程位于青岛市连接青岛城区与黄岛区的胶州湾海底隧道黄岛侧出口,由位于薛家岛公交枢纽站内的公交车充换电站、北庄变电/集中充电站、电池配送站三部分构成,能够满足280辆电动公交车的电能供给需求。

  青岛薛家岛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工程通过分布式储能单元的系统级控制策略,采用新型变换电路拓扑技术,利用双向的智能化充放电装置,实现动力电池的充放储一体化控制,并在此基础之上,依据电动汽车行驶需求和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建立动力电池在包括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储能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综合利用策略,最大化动力电池使用效率并实现削峰填谷,有利于开展错避峰用电,提高发电机组、电网设备和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网对间歇性电源的接纳能力。可实现5.60万千瓦时电能存储,最大放电功率7020千瓦。(王倩)

  信息来源:山东电力集团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