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多年来宜宾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宜宾电业局局长田立峰近日告诉记者,宜宾电网由弱到强,由四川南部末端电网变成中国电网枢纽中心之一。宜宾依托电网,成功地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宜宾电网基建投资超过17亿元,如果再加上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50多亿元,宜宾电网建设资金达70亿元以上。宜宾电网建设现在又掀新高潮,预计“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投入也将达70亿元。
高新产业 特高压入电网
特高压的优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效益高,可实现大规模、跨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可有效地减少输电走廊,节约土地资源。
9月15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宜宾县双龙镇特高压换流站的35千伏电源设备招投标工作,计划在今年底前完成10千伏临时施工电源和35千伏永临街后施工电源任务。
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溪洛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2013年将发电,其送出工程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宜宾市有2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为四川省丰水期水电外送、宜宾市火电常年外送和接纳川外电力创造了条件。
宜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冬生说:“宜宾±800千伏复龙换流站及±800千伏向上线特高压是继五粮液、蜀南竹海、兴文石林、向家坝水电站后的第5张名片。”
为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2010年7月8日,向家坝水电站的送出工程向上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竣工投产。该工程的竣工有力地促进了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宜宾市产业结构升级,标志着宜宾市已成为西部能源基地和电网枢纽中心。
2011年8月26日,四川华电珙县电厂一期工程2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该机组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华电珙县电厂一期2×60万千瓦工程全面竣工投产发电,这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的四川第一个重点工程。
珙县电厂一期工程投运,彻底改变了宜宾市的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宜宾市由原来的接受外地输入电能,变成现在的向外地输出电能,即由原来的拿钱买电,变成现在的卖电找钱了。
服务企业 提供电力保障
宜宾电业局见证了五粮液集团的蓬勃发展。曾经为五粮液酒厂提供电源仅2条10千伏线路,随着五粮液酒厂的发展,先后为它兴建了旧州35千伏变电站、方水110千伏变电站,再到现在的孜岩220千伏变电站。一个世界上最大白酒企业诞生了,十里酒城成为宜宾市的东大门。
服务好五粮液集团公司是宜宾电业局干部员工的共识。今年五粮液集团公司的线路技术改造是在炎热的夏季。最近10余年来,五粮液集团公司的电气设备年度预防性试验却在春节期间。2010年春节,宜宾电业局变电工区主任向奇一直在五粮液集团公司做电气试验工作,不能回家团年。他说:“我每年都想回家过年,但几十名员工都在五粮液集团公司忘我工作,我能回家吗?能安全、优质、快捷地完成五粮液集团公司委托的工作,能为全国人民多生产五粮液,我们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啊。”
宜宾电业局员工把五粮液集团公司的需要变成了自己的需要,把社会的需求变成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五粮液集团公司发展壮大了,电力保障功不可没。去年五粮液集团实现总产值403亿,产值创历史最高记录。
盐坪坝宜宾市长江之滨不能停电的港湾,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东迁入驻,盐坪坝工业园区成为宜宾市的掌上明珠。
今年4月,110千伏江盐线飞进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冯涛感慨地说:“20年前,丝丽雅公司前身宜宾化纤厂为2条35千伏线路供电,如今2条110千伏强大电源飞进厂区。宜宾化纤厂由濒临倒闭到起死回生,变成现在丝丽雅集团,走出国门,跻身世界,感谢宜宾电业局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