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自身素养,当好“领头羊”
俗话说: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作为一所之长,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掌握先进的管理技巧。要以身作则,以德立身,以勤创业,以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的情操感染员工,凝聚人心,先做好人,再做好事,先管好自己,再去管别人;其次,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不搞“一言堂”,群策群力,肝胆相照,形成合力,把握住方向盘,充分调动大伙的主观能动性,把思想统一到正确轨道上来。最后,要学会驾驭全所的领导艺术,和公司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做大伙的“老大哥”,“好朋友”。要知兵、爱兵、重兵、会用兵,既唱黑脸,又要唱红脸,以情带人、以义感人、以德动人、以心暖人、以量容人、以表影响人,潜移默化,感化员工,广开言路纳谏,言教身教渗透,造成既有民主、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和严肃活泼的局面,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总之,作为一任所长,要做到八面玲珑,能言善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方能胜任。
二、用文化做先导,学会“两条腿走路”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是企业文明的象征,是群体文化的具体体现,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寿”的法宝。供电所作为公司的直系下属,同样离不开文化做先导,因此,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即依法治所、以德治所。
依法治所——法治,引申为制度,即国家的法律法规,电力企业的行规,本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邓小平说过,有了制度,坏人不能做坏事,没有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因此,供电所管理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说话,用制度办事,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奖罚分明,决不能“能闹的孩子有奶吃”;本所制定制度要在遵循电力规程和公司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所实际,做到切实可行,绝不能好高婺远,脱离实际。内容包括安全生产、供售电量、电费回收、线损指标、优质服务、投诉举报等;有了制度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贯彻制度,执行制度。所长要定期组织大家学习各种制度、领会制度内容、掌握制度内涵,使其印在大家的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长要带头执行制度,率先垂范,不能只写在纸上、长在嘴上、挂在墙上,应付检查,任何人不能凌架于制度之上。
以德治所——德治,核心是“以人为本”。法制固然重要,但只是一种硬行为,具有短期性,只能规范人的行为,能解决“出工”,不一定能解决“出力”;而德治则是一种软行为,具有长期性,不但能规范人的思想,解决“出工”,还能解决“出力”,也就是说硬办法制表、软办法治里。俗话说,有德有才者高,无德有才者孬。作为一任所长要以德为先,善待部下,倾听员工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疾苦,放下架子,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和颜悦色与员工推心置腹的交流,用“换位”换得员工的谅解,越是困难时刻、恶劣环境,所长在场更能唤起大家的激情和斗志,往往片刻的感动能带来持久的影响力。
法治和德治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密切配合,亲密合作,才能表里皆治,供电所方可走得更远。
另外,所长必须时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奖罚分明,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通报的通报,以儆效尤,从而达到引以为戒,教育大家的目的。反之,如果“因人施教”,对人不对事,分出远近厚薄,专拣软柿子捏,势必造成大家的不满,可谓照顾一个人,打击一大片,必然导致大多数员工工作消极,错误、事故层出不穷。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有容人之量,大家之范,不能抓住小辫子不放,只要认识到位,检讨深刻,照样委以重任,改了就是好同志嘛!
三、落实文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以人为本,一点一滴的培育,不能搞强化突出。所长是培育文化的责任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且要通过学习不断创新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学会用文化管理。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什么人间奇迹也能创造出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供电所长要关心员工的疾苦,心系员工的冷暖,不断用创新的企业文化武装员工的头脑,用人格的魅力、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打动员工的心扉,培养其以所为家的责任感、安全感、依恋感,增强供电所的凝聚力。
硬行为好比“西药”,病人服用后效果明显,立竿见影,但具有反复性,往往达不到根治的目的;软行为好比“中药”,见效慢,但标本皆治。因此,供电所管理中要“西药”、“中药”同时用,方可收到理想的效果,才能管住员工的嘴,拴住员工的心,既能出工又出力,新的企业文化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才是治所之本,用人之道。
纵观当今,电力发展日新月异,打破垄断近在咫尺,供电所作为供电企业的前沿阵地,要想守得住、打得赢,就必须以人为本,用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作先导,方可打造出品牌与人品共存,赢心与赢利并重的高地。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