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CORPORATE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忻城供电完成高辽屯配电台区升级改造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3  浏览次数:198
     高辽村的群众当初高兴地买回了各种电器,但在使用的时候却有些揪心,因为电压偏低,多数都“变了形”,发挥不出原有的功效。12月16日,忻城县欧洞乡高辽屯完成配电台区升级改造,充足的电力资源进入该屯群众家中,那些“变形”的家用电器一一“还原”了。

高辽屯现有140多户人家,分两个片区居住。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辽屯群众家中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该屯从1999年8月以来,一直使用一台装机容量为20千伏安的变压器。由于变压器位于两个片区中间,供电半径超过了380米,一些处于线路末端的群众家中,电压只达到185伏,达不到家用电器开机需要的220伏。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导线线径小、供电半径长、设备和线路陈旧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辽屯群众家中的多数电器不能正常使用:节能灯像是沼气灯、把电磁炉当“聊天炉”用、微波炉则成了“煨波炉”,而一些功率较大的电器则根本使用不了,部分群众只能把一些较大功率的电器当作摆设。

除了低电压在生活上给高辽屯群众带来不便,过低的供电导线和不稳定的电力也影响到了该屯群众的生产。在高辽屯,多数群众家都会种植甘蔗和种桑养蚕。“每车一到榨季,装满甘蔗的车在驶过屯里时,都要有一个站在甘蔗上用竹竿撑起低压电线,好让车子能通过,”高辽屯长韦继团介绍说,“这样做即费时,也很不安全。”此外,家里养蚕的群众很担心电力供应不稳定。培育蚕虫的季节里,电灯必需24小时开着。如果哪一夜断了电,那就会影响到蚕虫的生长,影响到蚕虫吐丝结茧。

本该是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电力资源,在高辽屯遭遇了尴尬。

“一般到傍晚的时候灯光是暗红的;用电饭锅煮饭,基本上都是夹生的饭;还有电磁炉,插上电源后,一家人就坐在电磁炉边上开始聊天,慢慢等着,我们都开玩笑地说那是‘慢慢聊天炉’,”韦继团说道,“我们都希望这样的状况能够尽快得到改变。”

今年9月7日起,忻城公司开始对欧洞乡高辽配电台区进行升级改造,在该屯安装了两台容量为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每台变压器负责一个片区的供电,同时更换了该屯陈旧老化且线径小的输电导线以及客户电表。经过两个月充分的准备和有序的施工,高辽配电台区的升级改造工程竣工后通过验收。

“电改惠农喜事多,高音早早播红歌;农村建设党作主,电磁炉上锅叠锅。” 看着崭新的变压器和整洁美观的供电导线,韦继团高兴地作了一首诗,“现在高辽屯的电网得到升级改造,屯里的供电线路看上去即整洁又美观,群众家中的电压也够了。用现在流行一个术语来说就相当于‘4G网络替代了2G网络’。”  来源: 中电新闻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