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ENTERPRISE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四大文化”打造珠海供电局核心竞争力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30  浏览次数:294
 

  

今年春节期间,珠海供电局负责荷包岛供电服务的电工余骏坚守在岛上,确保海岛稳定供电,展示服务文化。

9月21日,在2015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珠海)峰会上,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被授予“201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近年来,珠海供电局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强化文化融入人心、植入行为,逐步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运用先进文化力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整合,依靠文化力提升生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悉,近五年来,珠海供电局逐步打造起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电网。2014年,珠海供电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而从2009至2014年的盖洛普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中,珠海供电局的服务得分历年都超过80分,连续6年蝉联珠海市39项公共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评价第一。

安全文化

1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

安全文化是珠海供电局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供电局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尤其重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组织要素中的安全保障、安全环境和安全能力,并着力提升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力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早在2013年,供电局立足发展实际,明确打造“知责尽责、重视风险、信息畅通、分享互助”特色安全文化品牌。

其中,在“知责尽责”方面,坚持梳理安全生产有效文件及其任务清单,将安全生产职责和到位标准、重点工作任务融入绩效考核体系。

在“重视风险”方面,开展基建现场“安全风险可视化”试点工作,确保进入施工现场人员明确危险点,重视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将风险通过风险告知单、安全交底等多种形式落实。

在“信息畅通”方面,修订完善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管理业务指导书,持续推行“不记名、不处罚、不责备,鼓励员工主动暴露和管理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的“三不一鼓励”安全文化。

在“分享与互助”方面,连续4年组织局年度优秀安全经验分享案例评选活动,选出72名安全区代表,营造形成自主管理氛围。

多年来细致严谨的安全文化建设,有效促进珠海供电局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自2012年调规修订以来,未发生一级及以上事故事件,先后获得中国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四钻评级,以及国家能源局颁布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

服务文化

1“365日无休”提供便民贴心服务

为珠海度假村酒店进行“节能诊断”时,珠海供电局提供了包括灯具、空调等设施在内的全套综合节能方案,使其每月节省了数万元电费。提供节能方案的同时,珠海供电局还实地改造企业建筑中的用电设施,帮助企业节能。

这种“个性化服务”受到大批重要客户青睐。目前,珠海供电局已为53家骨干企业、特大客户、3141户大客户、37户重要客户配置了专属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累积上门服务2365次,主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推广微信等远程服务,协调解决客户问题246宗。

服务文化已成为供电局文化体系建设的重点。围绕“优质、方便、规范、快捷”的服务方针,供电局准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需求预测,编写《2009至2013年珠海市用电分析报告》。

同时,实行主要营业网点“365日无休”,下辖12个营业点全部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网上营业厅和掌上营业厅等措施,并提供支付宝等多种便民缴费方式。

本职工作以外,珠海供电局更将服务文化的内涵延伸至扶贫工作与志愿活动。

据了解,珠海供电局结对帮扶斗门区光明村后,总共投入323.66万元用于扶贫工作,帮助村民种植更有经济效益的花木、苗圃等,实施造血工程,使结对的23户帮扶户基本实现脱贫。此外,为缓解斗门区水产养殖供电容量不足,供电局共投资1亿多元扩电增容,提高斗门水产养殖总产量和产值30%以上。

在志愿活动方面,珠海供电局积极打造“幸福来敲门”志愿品牌,组织了“校园圆梦计划”“暖心志愿行”“康乃馨行动”等影响力较大的活动,还分别成立香洲局“电亮爱心”、斗门局“正电荷”和金湾局“红旗飘飘”党员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其中,珠海供电局与金湾大海环小学合作已有3年时间,曾组织志愿者陪同小学生庆祝“六一”、改造图书室的整体结构、搭建“梦想书屋”等;帮助珠海香宁花园等多个社区检查社区内线路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在斗门区的幸福村居内,珠海供电局全部安装了24小时自主服务终端机,免去了村民缴费所花的路程和时间,还开设了“供电大讲堂”,定期向村民讲解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触电急救等知识,有效助推了斗门区的幸福村居建设。

法治文化

1“法律诊所”两年间答复率达100%

提交《加强法律风险管理“123”》提案、开展法律课题研究、建设“法律诊所”、加强员工“用法”的监督指导。近年来,珠海供电局不断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确保供电工作合法依规开展。

据悉,《关于加强我局法律风险管理“123”(即加快建设一个中心,完善两项制度,运用三张表单)》的提案重点包括三项内容:整合现有资源,成立局法律中心;完善两项制度,健全法律风险的责任传递和追究机制;制定三项清单,即“法律风险清单”“防范任务清单”和“防范措施清单”。同时,珠海供电局梳理1008个法律风险点,建立起多维度的法律风险库,力争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重大法律风险。

“法律诊所”建设也是一大亮点。这个一体化法律工作平台在2013年7月正式投运,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接诊460单,答复率为100%;出具251份法律意见书,每隔半月定期向局全体员工近2000人发送法律诊所彩信,内容包括普法标语、普法知识、法律诊所宣传、法律风险提示信息、近期法律热点等。

此外,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珠海供电局在加强系统普法工作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用法”的监督指导,以重大决策审核、案件诉讼、合同审核会签管理和法律咨询为突破口下工夫,提高局干部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依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廉洁文化

1以“廉洁门”预防职务犯罪

“我们梳理了全局所有岗位有可能出现廉洁问题的风险点,形成一个全局的风险库。在具体流程上,审批与具体操作分开,相互监督,就像设了一道‘廉洁门’,只有用钥匙开了这扇门,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珠海供电局监察审计部负责人说。

“廉洁门”是珠海供电局与市检察院合作共建的新模式,两方签订“检企共建”协议,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室,致力于监督预防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如今,供电局的所有公车均已安装GPS定位系统,车辆动向一清二楚。不仅如此,员工在使用公车前均须填好信息逐级审批,说明何时何地办理何种工作业务,并详细记录里程;车辆需要用工作证刷卡才能启动,使用者信息一览无遗。

“廉政进家庭”也是供电局开展的特色活动。该活动让员工家属参与到廉政工作中来。通过书写亲情小贴士,张贴在员工时常关注的位置,提醒员工。为防止员工不熟廉规,供电局还进行闭卷考试,公示成绩,促使员工背诵、理解廉规,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为保障责任落实,供电局制定了党建党廉责任清单,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增选纪检委员,实现全方位的监督,抓实“两个责任”;修订局《党建责任制考核办法》、《党廉考核标准》,落实“一岗双责”,每月党委委员专题向党委汇报党建党廉落实工作,实现分层分类考核,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2次以上听取群团组织工作汇报,不定期研究解决群团工作突出问题;实现“一所一支部、一部门一支部、一区局一党委”,消灭了“无党员班组”。

打造覆盖城乡的

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电网

■亮点

一个全新的珠海电网正在运作:近五年来,珠海供电局逐步打造起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电网。其中,市区第一座室内变电站——220千伏拱北变电站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进行全封闭室内设计,同时满足电力供应和美化市容的要求。

一种智慧化的电网“横琴模式”已经形成:3C绿色的220千伏琴韵变电站和220千伏环澳变电站、220/20千伏直降电压序列模式、全球专网中首个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TD—LTE无线宽带专网……配合横琴“智能岛”建设,珠海供电局以规划和技术为突破口,在智能电网产业、分布式能源研究、新能源运用等方面发力,成为珠海打造新能源示范市的排头兵。

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文化不断推广:目前,珠海供电局已在全省率先启动编制“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建立节能降损项目库;同时广泛运用节能技术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节电方案,实现节约电量2441.91万千瓦时,以绿色行动为美丽珠海注入绿色力量。

珠海电网建设正加速走向科学、坚强、智慧。“先进文化力的推动非常关键,这种推动城市建设的责任文化,在每一项细微的工作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说。点亮万家灯火、保障电力安全,这份责任感与使命感植根于珠海供电局30余年的发展之中,激励每一位“供电人”坚守职责。

不仅如此,作为关键能源领域的重点国企,全力保障电力供应也彰显出珠海供电局的责任文化。

近年来,在缺电严重时期,珠海供电局提前预案,措施得力,确保电网不发生人为或大面积停电事故,做到“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最大限度地支持珠海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确保了广大市民生产生活用电。

同时,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关注停电全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创建“故障快速二分法”复电模式,提高故障定位效率,2014年底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仅为1.51小时。这也使珠海供电局3次获得“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称号。

31年对澳安全稳定供电,更为粤澳紧密合作与共同繁荣奠定基础。31年来,珠海供电局组建了对澳供电试验和技术支持中心,完善对澳供电应急联动机制,落实特巡特维,重视舆情监督,将对澳供电的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对澳安全稳定供电,获得澳门特区政府能源办的高度评价。

“架桥”营造

企业和谐氛围

“供电局的决策非常科学、民主,‘三重一大’事项还有法律意见书和监察意见书保驾护航。”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遇有重大决策,特别是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时,要邀请员工代表、党员代表参加,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

这仅是珠海供电局服务员工的举措之一。与员工同发展、共和谐,通过这类做法,供电局传达了自身的服务态度,得到了员工的认可与支持。

“企业不能只想着自己发展,还要想着员工。”该负责人说,供电局正在开展关于“最大公约数”的讨论,以寻求企业、员工及家属、社会的和谐共赢,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为此,企业要做好服务工作,让员工与客户满意,继而产生社会价值。若企业赢得良好口碑,又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加强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如今这一理念已获得员工的广泛认同。

每月,珠海供电局会给不同层级的图书室或员工本人发一本书。内容不限于业务方面,还有意识形态、哲学等方面的书籍。通过让大家摄取不同方面的信息,培养员工辨别是非的认识能力。针对青年员工,企业还积极开展专题论坛,让员工围绕某一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员工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自2012年开始,供电局还坚持定期举办明德讲堂。26期活动以来,树立了“冠军妈妈张秀清、海岛卫士余骏”等一批道德楷模。此外,珠海供电局特别举办了首届“珠电好榜样”评选,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广大员工崇德向善,服务为民。   来源:搜狐新闻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