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将企业文化涵盖到员工8小时外,并结合“线上”—“线下”(02O)方式让文化渗透入员工工作、生活中,是萧山区供电公司试水“五家一圈”企业文化落地的一项创举。
一个基地,让文化“润物细无声”
“为什么选择一个小房子放在这里呢?”
“拿起那个小玩偶时,你在想什么?”
自从建起了“五家一圈”基地后,萧山区供电公司青年员工来益博便多了一个新身份——“阳光谈话师”。每天中午,他都会来到“五家一圈”之“阳光之家”驻点,组织慕名而来的同事们进行心理沙盘游戏。
运用经过专业培训的箱庭疗法的知识,来益博一步一步地帮助同事们推演出潜意识里的压力和困惑,并帮助他们一起出谋划策,疏导这些压力。
这样的活动和成果,得益于萧山区供电公司今年以来的一个重要探索,为了让企业文化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介质,萧山区供电公司搭建起一个“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这个基地引入了时下最“in”的020模式,由“线上”和“线下”两个模块组成。“线上”部分就是“五家一圈”中的“一圈”,指的是一个为员工们搭建起的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媒体的“信息交流圈”。而“线下”部分指的便是各具功能的“五家”了,它们分别是,用于兴趣和拓展的“员工之家”,用于心理疏压的“阳光之家”,兼具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和企检共建室功能的“党员之家”,安装了技能实操模拟机和工器具的“技能之家”,以及用于员工健身锻炼的“健康之家”。
“观察一下‘五个家’和‘一个圈’的设计,不难发现所有的核心都是一个‘人’字。我们让企业文化紧紧围绕着员工的需求展开,让员工在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感知和接受文化,从而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萧山区供电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张俊如是解释着“五家一圈”的由来。
一套理念,让文化如“绿叶发华滋”
“你看这幅沙雕,描绘的是我们电力人在围垦造田而成的沙土地上,架起第一基线杆。再看这沙雕上这个部分,这里雕刻着一簇瓜,对应的是咱们瓜沥供电所所在地瓜沥二字‘沥瓜而蜜’的典故……”
来到萧山区供电公司瓜沥供电所,女员工高银燕便如数家珍般介绍起了建在这里的“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里一处处细节。
高昂又兴奋的声音,闪闪发光的眼神,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受到她和这文化基地、和企业间由“心”而生的联系。
高银燕的表现,体现了萧山区供电公司在基层企业文化推进上的理念。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萧山区供电公司还摸索出了“从心出发”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提炼了一套“心联网+”国有企业基层文化管理模式。这套模式在国网公司“五统一”文化引领的基础上,探索了五种从“心”入手,让员工和企业产生真正“互联”的方法。
萧山区供电公司建立起一支“心理互联”的员工援助师队伍,建设了一个“体验互联”的“五家一圈”基地,编制了一本“学习互联”的黄金心态培训教材,建立了一套“愿景互联”的站所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一种“认知互联”的文化管心模式。
在这些“互联”中,员工有了更大的空间。青年员工黄小栋便是“愿景互联”的直接受益者。
作为一名典型的电力专业毕业生,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5个年头。“在班组做了几年最基础的工作后,面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说不困惑是骗人的”,黄小栋笑着回忆:“就在那当口上,公司和所领导一起为我做了职业导航,找到了我的兴趣点和长处,摸索出了我的下阶段职业发展规划,又让我找到了目标和动力。”现在的黄小栋,是萧山区供电公司瓜沥供电所的配网组专职,每天都在为迈上下一个台阶而努力。
就是这样通过形成“心”的互联,员工们充满了工作、生活的正能量,企业文化业也有了更加枝繁叶茂的基础。
一种氛围,让文化“化作春泥更护花”
虽然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萧山区供电公司瓜沥供电所新员工朱珊霞也有了她自己的小小习惯。
隔三差五的,她便要跑到“五家一圈”企业文化基地看一看。她来,看的最多的是“劳模明星”风采展示区。在这里,她细细的读“抢修先锋”、萧山区技能带头人朱国军、“把家安在所里”的萧山区劳动模范寿冀超、萧山区“好女儿”卜黎芸等一批“明星”的故事。
“这些前辈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他们的敬业态度,有朝一日也成为公司的‘明星’。”朝气而铿锵有力的声音透露出洋溢在这里的美好氛围,也透露出,这种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养护出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员工队伍。
与此同时,萧山区供电公司还在文化基地内专设区域,以“点亮玉树”为支点,弘扬“善小”精神。瓜沥供电所从2011年起参与发起“点亮玉树”爱心帮扶活动,所巾帼文明岗与全国道德模范玉树市候选人伊羊校长结成爱心对子,参与了4年为玉树10所学校2000多名师生送去电的全过程。事迹获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数百家媒体报道,并先后入选“中国2011平凡的良心”、2012年《国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感人故事集》、2013年国网公司县供电企业最佳实践案例以及2014年浙江公司社会责任白皮书和社会责任优秀根植项目。
“在号召全所员工帮扶玉树师生过程中,我经常被问到值不值,该不该的问题”,萧山区供电公司瓜沥供电所所长李红回忆:“其实答案显而易见。在爱心帮扶中,企业在员工中养护出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这种更积极、更凝聚的能量孵化出了我们员工不怕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金一诺、千山万水服务客户的‘五千精神’。就像‘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文化促成了新的生产力。” 来源:杭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