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专变采集终端的可靠运行成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采集成功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司电费管理、线损统计、远程费控等业务的开展。今年初省公司将提升采集成功率列为重点工作任务。渭南供电公司积极响应、落实要求,面对底子弱、数量多、分布广、环境恶劣等客观困难,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提升专变采集终端成功率专项工作,并提出大干100天的口号。截止7月1日,共排查4246户专变用户,采集成功率由4月初的69.17%提升至98.26%。
初步摸底运筹帷幄
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负责专变采集终端项目实施及日常运维工作的智能用电班在4月初就开始了专变档案摸底工作,通过系统分析排查与现场核实,渭南供电公司的专变采集工作的现状十分严峻。全市合计4246户专变,采集成功率不足70%,其中,潼关41%、韩城72%、华阴82%、蒲城73%、城区66%,没有一个辖区的采集成功率达到省公司要求。这一情况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中旬,公司召开用电信息采集提升工作会议,总经理朱罡亲自传达省公司精神,作出了“提升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98%,任务不减、目标不变”的重要指示。会议同时成立了以智能用电班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的专变用电信息采集提升领导小组,并在分局层面组建了以主管局长为领导的现场安装调试组、流程推进组、综合协调组等配合人员,分工合作、闭环管理,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专变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信息传达通畅、工作开展紧密有序,营销部牵头建立了“渭南采集”微信群,对发现的技术问题,现场人员及时拍照上传,与厂家技术人员及时沟通交流,有效地提高了现场故障的处理进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对各分局每日成功率的变动进行短信形式的排名通报,并在短信中安排下阶段工作任务及目标。副经理陈冰多次亲临现场,掌握现场进度,协调各项工作,强力推进采集调试工作。
现场攻坚朝五晚九
专变采集不同于低压台区的采集,几乎每一户都需要现场的核查与调试,4246户专变及69%的成功率,意味着至少2930次现场出勤,且专变用户分布广,交通不便利。面对繁杂的工作量,智能用电班制订了分两步走的工作计划。、
第一步,于6月15日之前,完成“2013年第二批采集终端”合计680台负控采集的更换任务,进行更换的同时,就近排查无法采集的用户,同步解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体参与员工不浪费一分一秒,朝五晚九,放弃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安装调试任务中,提前完成初步更换任务,将负控采集成功率顺利提升到90%,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6月30之前,重点扫除困难户,将成功率提升至98%。在成功率提升至90%后,剩下的疑难户几乎都需要现场调试,时间紧、任务重,即使加班加点不休息,每日所能调试的户数也屈指可数。面对这一困难,智能用电班班创新性的提出了打散班组成员及片区承包制,分两人一组赶赴现场,在基层各单位和厂家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分头开展调试工作。这一做法效果显著,14个小时的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至少10户的调试,效率大大提高,其中潼关局的工作尤为顺利,仅6月22日一天就完成了16台负控的调试。
一个月来,无论是酷暑的暴晒还是阴雨的连绵,调试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端午节三天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讲,是合家团聚的日子,而用奋战在专变信息采集一线的全体员工吃一口粽子,喝一口矿泉水,义无反顾的走向调试的道路。
排查扫尾不留隐患
6月底,各分局采集率均已达标,全局98.26%的成功率,更是让每一名参与专变采集提升工作的成员这三月来的坚守和努力化未了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实现了他们大干100天的“承诺”与目标。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短期内提升采集率并不让智能用电班感到满意,大家期望通过进一步的扫尾工作,杜绝日后工作的隐患。于是,连短暂的休息也没有,智能用电班及相关部门的成员再次投入忙碌之中。
通讯通道的畅通稳定是提升采集成功率的重要保障,渭南地广人稀,部分专变用户所在地的信号覆盖极不稳定。渭南公司针对这一现状,主动联系移动公司,奔赴现场,勘测信号强度,确定日后可能出现问题的用户,通过加装信号放大器、架设加长天线等手段,加强信号强度。确实过于偏僻的地区,则由移动公司回函答复,同时将情况向省公司报备。
除通讯外,部分用户的档案不完善依就可能导致采集时不时失灵。对此,由营销部牵头,市区及县局营业公司的营销系统和用采系统后台人员迅速开展了用户档案维护,地址、容量、计量参数等信息得到修订。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采集隐患,也使得渭南公司的用户档案完整性得到了提升。
截止7月15日,渭南公司采集成功率已多日稳定在98.15%左右,虽因天气等诸多因素偶有波动,但都得到迅速解决,可以说,通过2个月来各部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付出,渭南供电公司的专变终端采集率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渭南公司也有信心把98%维持下去,并不断提高!来源:渭南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