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慈溪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慈溪市福叶有机农场,与外边的田里相比,大棚里早已是充满了生机,一片黄黄绿绿的作物间已有工作人员开始采摘。
工作人员走进大棚,穿行在“绿墙”之间,一如往常地检查检修新型作物栽培大棚内的用电设施,“我们之前装的小灯都还好吧?”工作人员一边检查一边细心询问着农场负责人小汪。“灯都好,三号棚的抽水泵时好时坏,或许是接触不好,帮我看看吧。”看到电力工作人员来了,小汪像求助自家大哥一样求助着。由于大棚内的植物是无土栽培,智能化喷灌系统对电的依赖也比较高,慈溪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每季度来到这里为大棚用电排忧解难。
据农场负责人介绍,福叶生态农场共建有7个外形如蒙古包状的新型作物大棚,里面的“立体气雾培立柱”上种植着小青菜、芹菜、生菜等绿色蔬菜,不但节约了土地资源,向天空要空间。同时通过与农场内的生猪养殖场的沼液配合使用,真正做到了绿色生态可循环利用,采用原生态的营养液雾化培植技术,大大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
“有了可靠的供电保障,这些盆里的蔬菜就可以妥妥地通过无土栽培长熟了。” 慈溪市福叶有机农场负责人小汪说到这些,手上拿着菜,脸上带着欣喜和骄傲。
姚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