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贵州平塘,苍翠群峰环抱之中,“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犹如一只明亮的巨眸,静静凝望星河。不远处,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天眼供电服务队队长杨昌春站在FAST运行监控平台前介绍:“鼠标一点,整个‘天眼’的供电状态实时可知、可判、可控。”这一幕,正是都匀供电局从传统保电迈向智慧运维的生动缩影。
十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天眼供电服务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功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创下了FAST自试运行以来“零停电”的卓越纪录。
±0.5伏——这是“天眼”馈源舱驱动系统对电压波动所允许的极限值。如何实现如此严苛的电力保障?服务队以数字化手段交出答卷:在FAST示范区全面部署电鸿物联网终端,如同编织一张具备感知功能的神经网络,构建起“可观、可测、可控”的数字电网系统。再结合专用UPS电源、滤波设备等定制化措施,服务队将区域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7%,电压合格率提高至99.999%,以电力“零波动”守护“天眼”的每一次凝视。
射电望远镜依靠接收宇宙电磁波开展工作,最忌电磁干扰。传统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曾是潜在威胁。面对这一挑战,天眼供电服务队自主研发出低辐射特种变压器。经检测表明,该设备完全满足FAST核心区对电磁静默的严苛要求,在提升供电质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实现了服务“国之重器”能力的新跃升。
走进天眼供电服务队办公室,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电网的各项数据——这是依托电鸿技术构建的FAST运行监控平台,实现了物理电网在数字空间中的“全息镜像”。该平台能对配电设备进行智能研判与预警。“现在鼠标一点,就能‘透视’整个供电网络。借助大数据实时分析,故障预警赶在了问题发生之前。经测算,一年可减少现场人工巡检400多人次,初步实现了‘全景看、全维判、联合巡、协同维’的智慧运维新模式。”杨昌春介绍。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电好用”;从在十万大山中架设线路,到在数字世界里构建孪生电网;从人工定期巡检到智能实时监测——十年间,“中国天眼”的电力守护历程,正是数字中国战略在能源领域落地生根的缩影。清洁而稳定的电流静静流淌,宛如一曲永不间断的宇宙协奏曲。电网的智慧升级,正让这只“观天巨眼”的目光愈发清晰,穿越深空、洞察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