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四川威远“锅炉姜”产业焕新 “煤改电”节约三分之一成本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29  来源:封面新闻  浏览次数:482

      1月26日,时值寒冬,在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民富村,本该还未播种的仔姜却迎来了收获。

20多年前,种植户们通过锅炉烧水、地下管道循环增温的方式,促进生姜反季节生长,“锅炉姜”成为了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两年前,民富村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开始尝试“煤改电”,利用电能加热生姜地。

“保守估计,‘煤改电’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成本。”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民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红对种植方式的改进深有感触。等生姜销售之后,她要好好算一算,用数据来说服更多的村民加入“煤改电”的队伍。

1

间隔约两小时添炭

有的村民直接睡在锅炉旁

当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民富村时,好几块生姜地里,都有村民正在挖姜。放眼望去,一片片生姜地被薄膜覆盖,旁边各种管子穿插连接,汇聚到一个个高高的锅炉中。

newscontent-b3c54804-19b1-4daf-b7b2-a00d5dfe14b3-1706409704895

村民正在挖姜

这样的锅炉民富村有500多口,一口锅炉可以覆盖1亩-2亩的姜地。2000年,在外打工的刘红和丈夫回到家乡,开始种植“锅炉姜”。“第一年种了一亩多,赚了两万多块,高兴得很。”成功的喜悦,刘红还历历在目,第二年夫妇俩就扩宽了种植面积。

铺设管道,种下生姜,种“锅炉姜”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每隔两小时左右添煤也就成了最辛苦的事。有一年,丈夫外出卖姜,刘红一人在家忙活。七八口锅炉分布在不同的山坡,她早晨四五点起床,像陀螺一样满山添炭。常常加完最后一口锅炉,又该加第一口了。

在村里走访时,记者发现,为了能照看炉火,随时添炭,有的村民直接睡在锅炉旁。一个简易塑料棚,一张单人床,就是村民的临时居所。

2

先行先试“煤改电”
 

节约成本更加智能环保

“现在不用守着锅炉了,手机点开系统就可以设置时间和温度,比如现在调到45度,当水温升到了45度后,设备就会停运。”站在正在运转的“煤改电”设备前,刘红拿着手机演示道。

newscontent-3c6222ee-0f9a-4053-95cb-9635b901a032-1706409704927

刘红查看“煤改电”设备

2022年,一家生产热泵热水机的公司找到刘红,希望在她那试点推广“煤改电”,通过电能烧水取代锅炉。

在当地,生姜被称为“三高”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买姜种、建锅炉、铺管道投入很大,“煤改电”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一旦失败“全军覆没”。“我不去冒险,就没人知道冒险的后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刘红同意了。效果出乎意料地好,2023年她又租赁了3台“煤改电”设备。

说起“煤改电”的好处,刘红滔滔不绝,第一更加环保,第二节约了成本,第三智能恒温,更有安全保障。现在天冷,设备24小时没有关机,热水不断循环。

她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同样的姜产量,烧煤炭需要4万多元,而电费只需要一万多元,还不算人力成本。

3

智能恒温吸引村民加入
 

特色农业产业前景广阔

民富村9组组长邹世伟也是种姜大户,23年的经验,让他练就了“火眼金睛”——贴在锅炉上的老式温度计已经不太清晰,记者垫着脚尖好一番观察都没看清温度,而他轻轻一瞥就看到此时是37度。他说,以前更“原始”,直接用手摸锅炉来感知温度。

每次路过刘红“煤改电”的生姜地,邹世伟总会下意识地去摸摸水管,想知道温度够不够,设备好不好。当听说手机就可以调节温度,他也打算将锅炉换成电能热水器。

在自家的锅炉前,邹世伟一边铲起煤炭送入炉灶,一边对记者说,他还开着小货车,平时有运输业务时,就得请人帮忙照看锅炉。

newscontent-0f9c4a77-32c1-4663-87d6-266a34e556a5-1706409704921

邹世伟为锅炉添炭

看到村民在自己的带动下跃跃欲试,刘红欣喜的同时,也意识到推广的难点。设备投入高,农村电压不足,她家的“煤改电”设备就新安装了变压器、电桩。“产业很好,只有先行先试,逐步淘汰。”

其实除了“锅炉姜”,民富村还有七星椒、葡萄、鲜食玉米等产业,其中七星椒不仅是威远县特产,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供不应求。

走在2023年新拓宽的姜椒产业环线上,刘红对2024年有新的期盼:改良技术,整合土地,发展产业,民富村还要更富裕。

4

记者手记

当听到亩产值20万元,记者眼前一亮,惊喜又羡慕。以冷库姜作为种姜,村民一亩地能赚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从季节性生姜到“锅炉姜”,辅助手段从“有烟煤”到“无烟煤”再到“煤改电”,从姜种依赖市场到建立冷链中心实现自主供应,民富村一次次敢为人先,走在了前列。种植大户们在前面增产增收,普通村民也跟在后面尝到了甜头,通过就近务工和种植蔬菜,收入日渐增长。生姜地里,种植户在锅炉旁添炭,挖姜村民干得热火朝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让民富村名副其实。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