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推行“气改电”工程、民宿安装光伏汉瓦发电设备、密集布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近年来,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行电能替代项目,加快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将绿色能源发展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苏州正以绿色能源引领“食宿游玩”新风尚,吸引八方来客。
“零能耗”,乡村民宿展现“新颜值”
走进昆山周庄镇“香村·祁庄”,但见由普通农村两层小楼改建成的民宿屋顶,装有新颖别致的光伏汉瓦。民宿主人介绍,这些“装置”并不显得突兀,相反还具有美观、遮阳、发电三合一的功能,每天可以为民宿提供约40千瓦时的发电量。春秋季不开空调时,民宿每天正常用电量约15千瓦时,剩余的25千瓦时可以存入蓄电池或上网收益。“即使在冬夏开启空调的两季,地源热泵空调和高效新风系统使得制冷供暖更加高效节能,也比普通空调耗电量少得多。”
“香村·祁庄”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首批试点,已经不满足于“电从网上来”,开始探索“电从身边来”了。今年9月,江苏首个“零能耗”民宿改建试点项目在这里建成投入使用,也标志着我国在建筑节能及能效管理方面的探索已开始向乡村发展。
试点项目建设,供电部门责无旁贷。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启动以来,供电部门以建筑节能、用电安全、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参与其中,探索中国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模式。
据测算,像“香村·祁庄”的试点项目,全年光伏发电量与日常用电量基本一致,可以基本实现自发自用电的“零能耗”。仅一幢小小的民宿,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2吨,减排二氧化碳10.21吨,减排二氧化硫0.31吨,减排氮氧化物0.15吨,减排碳粉尘2.79吨,相当于植树300棵。
“气改电”,古镇餐饮焕发“新活力”
苏州吴江区同里古镇,游客来来往往,自然古朴与热闹忙碌相互交织。
“让客人在店里吃上一顿地道的水乡美食”是鱼行街上“水乡”餐饮店老板孙志豪的经营理念。连日来,同里古镇街头巷尾的餐馆又恢复了往年的生机,孙志豪也开始盘算着如何弥补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趁着前段时间不忙的时候,赶紧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低压新装用电,后厨用电代替明火,彻底打消了安全顾虑,火力与用煤气一样,炒出来的菜口感也没有不同,我完全放心了。”孙志豪说,整条街上绝大部分餐饮店厨房都进行了工程改造。“如今,焕然一新的厨房间,不仅看上去清爽干净,做饭、炒菜、洗碗、消毒、冷藏……所有环节全部使用电能,也让我对未来生意充满了信心。”
让孙志豪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家的餐饮店,被纳入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延伸低压投资界面,助力小微企业办电零成本”服务范畴。“这些一下子就省了3万多元投资费用,同时通过精简流程环节、加快接电速度,从申请受理开始至装表接电结束,总共才花了一天半时间。”供电公司的贴心高效服务让孙志豪心生感激。
同是餐饮店老板的顾平华,是同里古镇首批“气改电”用户,使用一年多来感触颇深:以往使用的燃油、罐装煤气和煤球,每个月的费用分别约为1000元、500元、200元,现在每日用电量20多千瓦时,一个月能源费用约540元。“综合考虑淡旺季,一年下来可以节省费用50%。”
如今,在同里古镇,“气改电”一期工程餐饮店、旅游商店、酒吧、客栈等53户用户已全部完成,二期正在火热推进中。
“零碳行”,新能源车引领游玩“新风尚”
上海人韩震辉,今年初购入一辆新能源汽车。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韩震辉携妻儿着实过足了长三角短途“无碳”自驾游瘾。他把出游第一站目的地设在毗邻的苏州。
新能源车如何解决开长途出市、出省的充电问题?细心的韩震辉在出行前就做足了旅游“攻略”。他通过国网“e充电”手机APP提前查询发现,在“包邮区”早已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城际互联。“这就解决了沿途行车持续充电的后顾之忧!”
同样来自上海的徐伟,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一名工程师,趁着国庆长假回苏州老家看望年事已高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每次回家小住,都觉得家乡越来越美了。”不仅如此,停放在许多地方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让他可以轻松带上父母到苏州周边转转,顺便吃吃“农家乐”,看看沿途风景,非常惬意。“趁高铁、转地铁回家很方便,根本不需要开车回来。回来需要用车租个电动汽车也很方便。”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已建成城市快充站69座,包含直流桩556根;分散充电点36个,包含直充电桩177根。公共充电服务网初具规模,在城市核心区建成了2公里充电圈;建成15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包含直流桩60根,实现苏州境内高速服务区全覆盖。可以说,在苏州,车联网和城市路网已实现高度融合。
今年1-9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实施电能替代项目785个,替代增售电量达2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了5.4%。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电能替代项目,同时加强配套电网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供电保电能力。“电能替代是一种清洁化的能源消费方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通过具体示范项目,扩大民众接受度,让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