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电网在我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新兴的西部经济增长极的重庆,加快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投运的智能变电站将越来越多,这对承担着智能站集成联调重担的国网重庆电科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因为智能站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开展智能站的联调工作也是头一回。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十分注重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国网重庆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主任陈涛回忆道。
2010年9月,重庆首座智能变电站——110千伏杉树变电站在南京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集成联调工作,国网重庆电科院派出技术骨干多次、长时间驻扎在联调现场,学习掌握智能站联调技术。同时,骨干人员还要为院里的技术人员讲解学到的新技术,共同提升该院联调技术水平。
历经2个月,杉树站的集成联调顺利收官。大家在为之喜悦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另他们担忧。
“在厂家开展集成联调,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一个110千伏的变电站就花了两个月时间,联调技术人员要长期出差在外,以后投运的智能站越来越多,继续用这种方式开展联调,将严重制约重庆智能站的发展。”陈涛说道。
该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提了出来,即——智能站集成联调本地化。这一想法的提出得到了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
为此,该院双管齐下,一方面派技术骨干继续前往厂家,学习掌握智能站集成联调技术,并邀请专家到院里开展培训,快速提升该院技术人员集成联调技术水平;一方面,积极筹备智能二次综合性能评估实验室,为即将开展的本地化联调工作做好准备。
首战告捷 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