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曾给全校师生员工算了一笔账:按一般的标准人均每日用水60升左右,学校5万人就要用3000吨;夏天按人均每日用水100升,大约需要5000吨水,但事实上该校现在每日用水量远远不止这个数!多出来的水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困扰着学校的管理者。目前,该校后勤管理处已向国家申报智能管理系统“能耗监控管理平台”。通过用电管理子系统和用水管理子系统,自动监控单位区域的能耗数据。超出定量额度后,责任人自行承担费用。这样的模式将于未来几年在省内高校普及。
“不过这项收费不是全部收费,只是超出的部分收费”。省教育厅后勤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为了统一标准,省教育厅此前下发了《四川高校合理用能指南及能耗限额标准》,每生月用水量限额为2吨。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