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惯做加法”到“学会做减法”
“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营销和配网管理上存在交叉”……7月8日,福建福州电业局台江供电局“查问题抓短板促提升”讨论会上,来自基层供电局的10多位班长和该局机关部室专责共同对近期工作进行梳理,并就如何实现管理上的上下衔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而类似的活动如今在福建公司本部、各供电局、基层班组各个层面都在进行。自今年3月该公司推行企业管理综合评价以来,一股崇尚简单、务求实效的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福建公司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作中,企业基础管理薄弱、局部运转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改变这一状况,福建公司全面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今年3月底,福建公司正式启动了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提出要改变只会做“加法”的习惯,学会做“减法”,即:剔除企业管理中无效的管理行为,通过建立层次清晰、专业齐全、更具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和穿透力,建立简单、务实、高效的企业管理文化。
这项管理评价工作在福建公司本部和所属供电企业同步展开。福建公司还成立了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委员会,组建了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办公室,对该公司本部各部门和所属供电单位开展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对2个供电单位的正式评价。
“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以抓福建公司本部建设为龙头,促使机关从注重布置和总结向注重过程和落实转变,从注重检查向注重辅导转变,防止管理层‘自转’。同时精减指标,加强管控,促进基层单位自我纠偏、改进管理。”福建公司经法部负责人说。
“五维九要素”科学评价企业管理
福建公司的企业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从“四大安全、工作机制、基础数据完整性、企业标准系统性、管理工作有效性”五个维度,系统衡量企业管理整体效果。
“四大安全”包括安全生产、党风廉政、队伍稳定和依法经营,该项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工作机制”要求企业开展自我评价,不断纠偏,建立目标明确、管理科学、上下衔接、运行有序的企业管理日常工作机制。“基础数据完整性”主要评价企业是否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来保证基础数据的运行维护,确保企业运营必备基础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企业标准系统性”考量标准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电网企业运行规律,标准制度文件是否齐全、有效和受控。“管理工作有效性”则衡量各部门、单位的指标、运营及创新管理水平。
针对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的有效性,该公司则采取“九要素”进行穿透式评价。对于基层供电企业,评价的重点是各项工作和指标的落实是否有“正确思路、具体措施、明确分工、对照执行、全程穿透、过程监督、事后反馈和预期效果”; 对于福建公司本部的评价,重点在于是否有“正确思路、具体措施、深入调研、横向会商、宣贯辅导、困难帮扶、过程监督、及时纠偏和预期效果。”
通过“九要素”进行评价,目的是加强省公司本部管理有效性和穿透力,强化基层单位自我约束管理的主体作用。“例如‘深入调研’就是评价公司本部在出台标准制度是否深入基层调研,确保所出台的标准制度在基层单位是可操作的。”福建公司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组组长林集养介绍说,“企业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最大特色是取消了其他评价体系常有的静态指标,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当前企业实际的管理具体要求。比如‘基础数据管理机制健全,实现闭环管理,对外数据报送统一’、‘作业指导书内容与相关管理、技术标准内容相协调,与作业环境相一致’等。”
专家“会诊”为企业管理开“良方”
福建公司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注重从查结果向诊断管理过程转变,从验证“结果有效”向“过程有效”和“设计有效”转变,提高基层单位的管理有效性。
“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不仅要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把脉,还要通过诊断剖析,为企业管理开出‘良方’。”该公司建立了“科学诊断机制”。
首先该公司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企业管理综合评价试行办法》和《供电企业管理综合评价细则》,通过文件资料抽样法、平台数据查阅法、现场察看法、现场沟通交流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诊断。而后,针对各单位、各部门提交的自我诊断报告,福建公司再组织内部管理专家团队和专业咨询公司,对各单位按照战略性问题和执行性问题进行统一“诊断”。
“配电与供电所管理方面,要自上而下优化营销部与供电所的组织管理设置,进一步明确营销部和供电所的定位,使各项工作流程更加顺畅。”今年6月中旬,福建公司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组在对基层一电业局进行诊断后,对该单位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出了“药方”。
“这是对执行性问题的诊断,主要由公司内部专家完成。”福建公司企业管理综合评价组成员肖吉良介绍,针对执行性问题的诊断,福建公司主要组织内部管理专家对照管理“九要素”对企业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进行穿透式查验,通过对工作落实情况和管理基础数据的分析,查找、剖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诊断类似于西医的“化验单”“心电图”“CT”等手段。而企业战略性问题的诊断,则由专业咨询公司开展诊断,专业咨询公司专家通过至上而下的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以类似于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式,从确有论据的定性角度出发,查找、剖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内外专家诊断出的管理问题表象,通过战略性问题诊断和执行性问题诊断的相互印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性、系统性的改进措施,最终形成系统管理综合诊断报告。专家组对于诊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还将在下一轮评价周期中进行验收,由此形成诊断——反馈——培训——验收的持续改进闭环机制。
让企业管理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为使综合评价与专业管理能够有效衔接,综合评价将采取抽检的方式,从当年度与上一年度的关键指标(如电网投入产出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综合线损率、财务可控费用等)与重点任务中抽取评价样本。
福建公司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组组长林集养说:“企业管理综合评价主要用于评估企业各种管理活动的效果,并不会替代专业管理,反而会为专业管理指明改进方向,引导他们建立简单、务实、高效的管理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像是管理文化的‘宣传队’、‘播种机’。”
福建公司开展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工作的目的是推动该公司系统能形成一个目标正确、适应性很强的运行机制,并能够通过综合评价这个工具自我直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使整个企业运行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在福建公司本部和所属基层各单位,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该公司系统上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形成科学、适用的企业管理体系。
对此,泉州电业局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办公室主任黄丽亚深有体会:“当前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制度、标准不完善、不全面,在于标准是标准、工作归工作、习惯归习惯。通过开展企业管理综合评价,把各项制度、措施整合成直观、简便、易于操作的执规项目,促使员工加强执行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率。”
南平电业局送电部管理员缪建刚说:“通过开展企业管理自我评价,对标准制度的重新梳理、修订,使标准制度更实用、更有针对性,每个岗位员工也更清楚每项工作过程,明白了哪个环节具体做什么、怎么做,以哪些标准制度为依据,操作起来更加简单、规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