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INNOVATIVETECHNOLOGY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

集成四大技术方案,华民股份助力构建零碳园区智慧答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3  来源:华民股份官微  浏览次数:8

在全球低碳转型浪潮下,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破解能源结构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随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华民股份凭借光伏新能源“制造+应用”的产业优势,以与云南祥云经开区管委会创建零碳园区的战略合作为新起点,加速打造鸿新新能源单晶硅片产业园绿电直供源网荷储一体化先锋示范项目,携手合作伙伴探索、构建兼具实践价值与创新意义的零碳园区智慧答案。

  01

  源:打造多元体系,夯实零碳根基

  依托项目的光伏及风电,建立可调节、更稳定的清洁能源供给系统,是零碳园区的首要命题。华民股份旗下公司将借助“数字气象+场地实景”双维度预测技术,可构建全周期预测体系,让风光发电从“随机波动”变为“可控可调”。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协调储能系统和应急机组的运行,保持电力系统的平衡,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形成“风光为主、储能保底、应急补位”的三层保障网。

  02

  网:构建智慧网络,畅通传输脉络

  智能微电网作为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利用、提升能源供应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载体,成为零碳园区高效运转的关键。园区依托微电网智能管控平台,构建“多点接入、分层管控”的网络体系,形成源荷近距离消纳的物理通道,可实现“源网荷储”动态协同与主网友好互动。平台集成实时监测、能量优化、故障诊断等功能,支持并网/离网模式无缝切换,实现数据高效传输与共享,既满足内部调峰自平衡,又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支撑,构建起安全高效的智慧传输脉络。

  03

  荷:精准负荷管控,释放调节潜力

  通过“分类管控+智能响应”技术实现用电负荷的精细化管理,是零碳园区降碳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安全优先、分类管理、科学调控、协同配合、动态优化的管理原则,华民股份与合作伙伴可针对相关项目进行负荷响应能力改造,开发结合生产计划、历史数据与实时工况的预测系统,对负荷进行分类管理与控制,提前预测用电曲线,制定差异化策略,形成“源荷互动、按需调节”的柔性负荷池,实现“经济收益+电网支撑”双重价值。

  04

  储:科学配置储能,筑牢零碳基石

  “效能优先、经济适配”的储能系统,是平衡风光间歇性的“压舱石”。以正在推进的祥云经开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为例,完整项目将打造可动态调节的储能系统,采用灵活互济模式,利用储能进行能量存储并在负荷高峰期放电,在不依赖主电网大规模支援的前提下,实现微电网自身峰谷负荷调节,既确保用能平稳又可提升综合效益,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提供刚性支撑。

  零碳园区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从“供给侧结构优化”走向“全要素效率提升”的样板场,需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从源端的多元协同供电,到网端的智慧高效传输,从荷端的精准动态调控,到储端的科学灵活配置,华民股份聚合多方前沿力量,可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可持续”的完整解决方案。

  随着光伏新能源“制造+应用”的战略落地,华民股份旗下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竣工投运,整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风电、储能系统、智慧平台及柔性调控技术的后续项目也在加速推进。未来,华民股份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同谱写零碳园区建设的新篇章,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更多智慧答案。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