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曾让总书记半年内考察两次的水利工程,为何如此重要?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6  来源:中国水事  浏览次数:1

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四百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一亿二千万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88页

江都水利枢纽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

南水经这里流往天津、山东半岛

2020年11月13日

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

来到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和江都水利枢纽建设运行等情况

时隔半年

2021年5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渠首所在地淅川县

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

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半年里

两次考察南水北调工程

这项工程为何如此重要?

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


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把南方的水调入北方

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

1952年

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从1952年南水北调构想提出

到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并动工实施

这期间是长达半个世纪的前期论证

2002年12月27日,推土机、挖土机在位于江苏扬州宝应县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潼河工地上投入施工。 新华社记者 孙参

50年的前期论证中

仅中央级别的会议就不下20次

历届中央领导集体

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

反复论证比选,谨慎决策

在技术层面上

各方面专家提出了

百余个南水北调工程技术设想与方案

相关主管部门先后举办

多次专家座谈会、咨询会和审查会

参与论证的专家学者

涉及水利、农业、地质、环保、

生态、工业、工程、经济等多学科专业

经过反复分析比较

南水北调工程逐步形成了

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

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

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联系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2年12月27日

东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12月30日

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

也注定了工程建设

要面临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

图片

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

南水北调的一大特点就是

“水往高处流”

在南水北调东线

长江水需要一路“爬台阶”北上

位于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

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源头

这里设有4座泵站

总装机容量达到49800千瓦

滚滚长江水从这里出发

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

逐级向北提水

先后经过13个梯级抽水泵站

进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最后流入东平湖

之后变为自流输水

整个调水主干线全长达1467公里

而在南水北调中线全程基本靠自流形式

丹江口大坝是中线的控制性工程

南水要想自流北上

必须将丹江口大坝加高

最终,坝顶高程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

加高后的水位与终点

形成南北98.8米的高差

基本实现了南水自流北上

图片 

滔滔南水一路向北

行至河南郑州附近的邙山脚下

却遇到了一道天然屏障——黄河天堑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

穿黄工程由此诞生

工程在黄河河床之下

修建了两条“地下河”

即穿黄隧洞

这是国内穿越大江大河

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

单洞长4250米

南北两岸渠道长分别为

4.63千米和9.97千米

图片

中线工程“水龙头”——陶岔渠首

穿黄工程开创了我国数个“第一”

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

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

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进行隧洞施工

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等

实现了北上的长江水

与东流的黄河水

历史性“握手”

图片 

沙河渡槽

“河上河”渡槽工程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特殊景观

中线1277公里的输水干渠中

设计有多段渡槽

共同组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渡槽群

沙河渡槽工程第一标段

是该工程段线路最长

技术含量最高

施工最复杂

挑战最大的标段

单槽重达1200吨

是国内最重的预制渡槽

槽身为U形结构

最大高度达9.6米

远大于一般高铁桥梁的箱梁高度

工程“槽上运槽”的方法

填补了世界水利工程施工的空白

生态补水后生机勃勃的白洋淀

一泓清水

南北情长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

全面通水以来

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

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

1.95亿人提供了稳定优质水源

有效改善了南水北调受水区缺水局面

不仅如此

南水北调工程还全面增强

水资源总体调配和供水保障能力

南北输排水通道调水能力达到819亿立方米

东西输排水通道调水能力达到734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