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不稳、线路“卡脖子”,一度让扎鲁特旗香山农场2323户、8232名职工的生产生活亮起“红灯”。今年以来,香山农场把群众用电难题列入“一镇街一实事”,协调国网扎鲁特旗供电公司投资587万元实施电网升级改造。短短数月,新线路贯通田间炕头,电机轰鸣、灯火璀璨,汩汩电流不仅把灌溉清水送进农田,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让“为民服务”的承诺真正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走进香山农场的玉米地,连片的玉米秆挺拔粗壮,翠绿叶片在微风中舒展,种植户们熟练地操控着灌溉设备,清澈水流顺着管道均匀渗入土壤,滋润着即将成熟的作物,田间一派繁忙有序、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然而在过去,一分场职工张宝福家的210多亩玉米地,却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受农场电网负荷不足、供电不稳影响,灌溉用电成了大难题——四个分场只能“排班”用电,一个分场浇完再轮到下一个,张宝福常常因此错过玉米灌浆、拔节等关键补水时机。这不仅直接导致玉米减产,电压忽高忽低还频繁烧毁水泵,一年下来,光设备维修和减产损失就不是小数目。如今,随着10kV农场1线、2线电网新建和改造工程竣工投运,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张宝福的“心病”彻底根除。
“自线路改造完成后,电供上了,水也充足了,耕地的庄稼长势明显变好。去年可不行,去年一二三四分场还得来回轮流浇水,今年就没这情况了,电天天都不停,今年苞米的长势可好啦。”张宝福满脸喜悦地说道。
作为超市经营者的谢子海,对“用电”二字深有体会。过去,电压一低,超市内鱼池的氧气泵先“罢工”,鱼儿缺氧成片翻肚;冰柜跟着“掉链子”,饮料不凉、生鲜变质,损耗天天有。回到家,电饭煲也“耍脾气”,夹生米饭让家人直皱眉。如今电网改造完成,电压稳了:鱼池咕噜冒泡,冰柜冷雾缭绕,电饭煲喷香软糯——烦恼一扫而空。
“现在是太方面了,早先没整改之前,氧气泵,养的鱼,鱼都死,冰柜温度就降不下来,现在做饭也都熟了,每年都半生不熟的,像我们开超市的,用电量特别大,现在相当好了。”香山农场一分场职工谢子海说。
群众的“急难愁盼”,向来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香山农场紧紧围绕职工群众用电方面的痛点问题,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资金支持,全力推进总投资587万元的10kV农场1线、2线电网新建及改造工程。通过增加变压器容量提升供电能力、更换大线径电缆降低线路损耗、优化线路布局消除供电盲区等一系列举措,如同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成功破解了长期制约农场发展的电网瓶颈难题。这两项工程于2025年上半年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面覆盖全场2323户、8232名职工群众。不仅确保了家家户户的家用电器能够正常运转,更为农业灌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香山农场场长海英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理念,全力以赴、精准施策,及时有效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承诺,持续提升全场职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