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向绿而进 向新而行|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云南样板”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次数:2

八月的云南

绿色不仅是山川湖海的底色

更是流淌在发展脉络里的生机。

时值南方电网公司与云南省政府

签订全国首个

央地合作共建新型能源体系协议一周年

双方共建新型能源体系

和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的步伐

更加铿锵有力

随着不断向绿而进、向新而行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

积极融入和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

投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以实干描绘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渐次铺陈开来

聚焦清洁低碳,打造全球领先绿色名片

 

自2021年全面启动云南高比例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以来,云南立足资源优势,锚定“做大风光”电源建设目标,新能源开发“换挡提速”。4年来,云南新增新能源装机5400万千瓦,实现了新能源装机从不到1300万千瓦到突破6700万千瓦的跨越,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得到根本提升,对于助力云南打造“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步

▶ 云南电网公司将持续做好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并网服务,支撑2025年投产新能源1600万千瓦以上,推动“十五五”再新增投产5000万千瓦,实现新能源装机突破1.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达1.9亿千瓦、占比超90%,清洁低碳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 积极推动大型水电站核准,争取620万千瓦规划火电“十五五”初期建成投产,加快新型储能、抽水蓄能、调峰气电等布局发展。



▶ 加快推进风电项目改造升级和扩建,在楚雄、曲靖、大理、红河等州市建成千万千瓦级大规模新能源送出基地。推动2030年基本建成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大型多能互补基地,“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规模处于全国前列。

聚焦安全充裕,打造坚强可靠电网平台

 

2024年,云南电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6亿元,“十四五”南方电网累计在滇纳统投资预计达1021亿元,纳规500千伏项目60项、相当于再造一个云南主网,有力支撑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阶段

▶ 云南电网公司将持续深化“四横四纵一中心”目标网架建设,启动冲刺“十四五”、开启“十五五”重大工程建设三年攻坚行动,2030年建成绿色安全、坚强可靠的“四翼组团 核心双环”主网架形态。抓好重大项目三年攻坚行动,确保500千伏永善网架加强、德茂输变电工程等40项纳规项目按期投产,推动芒市、安宁等15项500千伏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推动到2030年新增投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较2025年增加77座,县域大面积停电风险由510项降低至40项,新能源承载能力1.2亿千瓦以上。



▶ 统筹强边固网和绿色消纳,打造服务边疆绿色智能配电网,巩固加强少数民族、边远边疆地区网架,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在昆明、玉溪、大理等区域试点开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柔性互联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构建完善旅游区、老旧小区、美丽乡村等6个典型场景建设的低压配网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配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强“四可”能力建设,提升配电网承载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多元负荷综合承载能力,支撑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创新发展。

聚焦灵活智能,打造科技示范应用高地

 

2024年8月,随着楚雄州永仁县独立共享储能站投入运行,正式接入500千伏光辉变电站,标志着该区域内“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一体化新能源集群项目正式全面投产。面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高比例新能源调控难题,南方电网云南楚雄供电局建立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检测和运行控制技术体系,建成全网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搭建南网首个源网荷储示范应用平台、云南首个省地协调断面联调控制系统,有力保障超96%装机占比新能源送出和消纳。



自2021年云南全面启动高比例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以来,云南电网公司因地制宜打造覆盖省地县三级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示范项目。2024年,大理、楚雄、昆明呈贡、玉溪红塔、迪庆维西、玉溪新平等南网首批6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通过验收。



全国首个“离网光伏绿氢”示范工程、首套电解铝负荷柔性控制装备、南网首个源网荷储示范应用平台、“感存算”智能感知终端、5G+RIS相控阵通信补盲技术等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硬核”成果不断涌现,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走在南方电网前列,不断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云南样板”。




今年

▶ 云南电网公司将持续构建自立自强的电力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及科技项目研究攻关,融合“云大物移、智链算信”先进技术,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技术高地。



▶ 围绕异步大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负荷管理等3大优势赛道发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15项国家级项目研究,抓好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推动科技创新由“支撑服务型”向“引领驱动型”转型升级,2027年前建成云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科创中心实体运作,建设云南特色技术研发体系。聚焦重大工程、重大奖励、重大产业、重大平台,持续推进技术攻坚实力增强、创新资源夯实、双链合作深化、创新管理体系升级、创新生态完善。

聚焦重点突破,化解用电负荷激增

 


玉溪抚仙湖畔

马房村霞客云栖民宿老板

“我家民宿开业至今没发生过故障停电,即便是今年7月20日大风暴雨天气下,电力依然稳定供应。”


这份安心,源于玉溪澄江供电局透明配电网构筑的“分钟级响应”防线。在玉溪澄江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4个RPA数字哨兵24小时“瞪大双眼”,通过宽带载波技术将数据采集周期从24小时压缩至15分钟,主动捕捉电压波动、设备过载等异常。2025年系统已提前预警并悄然处置65起低压故障,游客未及察觉,“无感抢修”已然完成。“过去满山找故障点,现在系统自动定位到具体电杆,抢修效率提升70%。”玉溪澄江供电局右所供电所副所长杨红林说。透明配电网的稳定电力坚定了商家投入升级的信心。



今年暑假期间,大量游客涌入云南,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这片诗意栖居地,面对“旅居”浪潮带来的用电负荷激增,为精准预判风险、提前消除隐患,云南电网自主研发的“低压负荷”实时监控功能在大理、丽江、版纳、玉溪、迪庆等旅游热点地区投入应用。该功能依托计量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实现15分钟级高频数据采集,并在电能量数据平台部署低压负荷监测模块,将负荷监测时效性提升至分钟级,实现对3399户餐饮、民宿、客栈等重点用户的用电负荷实时动态监测。



系统基于智能算法构建低压过负荷预警模型,替代传统95598反映问题、人工判断等方式,主动识别用户过负荷用电风险,为基层保供人员提供提前介入、主动运维的精准指引。截至目前,该功能已累计监测并预警民宿、餐饮等场所过负荷用电风险402户,指导属地供电单位开展用能引导121次。通过对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准确定位用户用电安全与低压线路隐患,有效预防了因过负荷可能引发的火灾和停电事故,为旅游旺季电力可靠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日前在丽江大研古城核心区正式投运的云南省首座基于“电鸿”智能台区终端智能配电室,以及大理古城棕树园村、玉溪村等区域开展新型配电网试点等一系列技术突破、一系列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动范例,都在全力护航云南暑期旅游高峰优质用电。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