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批复窑永一前支线、窑永三线两项110千伏老旧线路改造工程,为周边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
发改君了解到,两项工程均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2026年建成投产使用,届时将形成“新老互补、智能高效”的核心区电网架构。
双线路同步改造 破解运行瓶颈
两条线路均面临运行年限长、结构性隐患突出的共性问题:
窑永一前支线项目线路起于朝阳区国网北京电缆公司附近的永安里变电站,终点为西城区北京市电力公司附近的前门变电站,投运35年,运维巡视过程中发现电缆本体存在多处结构性隐患,可能导致110千伏前门变电站4号电源变3号电源,引发其余线路超载或重载运行。
窑永三线项目线路起于朝阳区国贸附近的大北窑站,终点为朝阳区国网北京电缆公司附近的永安里站,投运32年,运维巡视过程中发现电缆本体存在多处结构性隐患,可能导致110千伏永安里变电站3电源变2电源,引发其余线路超载或重载运行。
此次改造将对两条线路实施全路径电缆及附属设备更换,同步优化线路设计,提升输电容量,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其中,窑永一前支线更换电缆18.057公里,窑永三线更换6.345公里,并配套升级电缆监测与二次保护系统,实现智能化运维。

项目现状

改造后效果
民生政务“双保障” 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两条线路改造完成后,线路供电可靠性将显著提升,直接惠及三大核心领域:
政务中枢:覆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中央行政单位。
文化地标:保障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级文化设施。
交通枢纽:强化北京南站、北京站及地铁3号线、4号线等民生基础设施供电韧性。
此外,北京广播电视台、建外使馆区等重点区域也将纳入稳定供电网络,助力首都核心区高效运转。
两项110千伏老旧线路改造工程的获批与推进,是北京市保障核心区供电安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将为北京核心区的稳定发展注入坚实的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