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泰安:以智能微电网高质量发展 助力黄河战略先行区打造新标杆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2  来源:中国山东网  浏览次数:3

8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智能微电网发展情况及加快推进微电网高质量发展相关措施。
 
 
年来,泰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强力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探索形成“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微电网产业发展路径,推动智能微电网从先行先试向规模发展转变,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了绿色动能。
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坚持“试点引路、全域推广”原则,因地制宜推进智能微电网示范建设。目前,已实施分布式新能源自发自用、虚拟电厂、绿电交易等多类模式的示范项目21个,其中10个已建成投运、11个在建推进,累计消纳绿电约26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2万吨。泰安远望、岱岳数谷等8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源网荷储一体化第一批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中能建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等3个项目申报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泰开集团绿色低碳柔性微电网项目入选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成立国内微电网领域首家技术创新联盟,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创新服务中心,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技术装备创新突破。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微电网装备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泰开集团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电能路由器,突破高频隔离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高低压、交直流、多形态物理端口,系统效率高达98%以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应用于大兴机场、张北直流电网、乌兰察布源网荷储等重大项目。探索出智能微电网EPS总承包施工模式,集“研发-生产-施工-运维”于一体的微电网全产业链条已见雏形。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立足不同场景的用能需求,推动微电网从“单点示范”向“全域覆盖”延伸。制定出台《泰安市智能微电网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推进微电网、虚拟电厂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泰开集团“光储直柔”示范项目绿电就地利用率达到100%,年可消纳绿电1100万度左右;高铁停车场光储充示范项目拉开泰安市兆瓦级充电设施建设序幕;斯木、泰开、瑞科三个虚拟电厂率先进入山东省电力市场开展现货交易,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以“打造全省标杆、服务黄河战略”为目标,密切关注新能源发展政策,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围绕产业规划、项目建设、标准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富有泰安特色的“绿色装备制造+绿色电力生产+碳资产管理”产业生态,推动智能微电网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黄河战略先行区发展新标杆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