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海辰储能:创新穿越行业周期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7  来源:《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11月27日 第 02   浏览次数:167
 
zgnyb2023112702p18_b

  图为装机规模为200MW/400MWh的宁夏盐州变共享储能电站,海辰储能是该项目的独家电池供应商。海辰储能/供图

 

  能源变革如火如荼,储能发展方兴未艾。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接近200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在能源变革、新兴产业蓬勃涌动的风口,储能企业勇立潮头、奋勇争先,成绩有目共睹。其中,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是一家颇具代表性的企业,成立不足4年,便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却也毁誉参半。肯定者赞其速度,称其后来居上成绩喜人;质疑者说它掌握流量密码,靠广告吸睛。

  海辰储能如何回应市场争议?在“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需求放缓、产能过剩风险浮现的当前,企业又能否无畏前行?把握时代脉动,讲好能源故事。近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走进海辰储能,对话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直击热点话题,探讨储能企业在时代浪潮下的革新与坚守。

  自我鞭策 扎实成长

  中国能源报:海辰储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与之相伴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您如何看待市场对海辰储能的评价,贴的各种标签,乃至质疑?

  王鹏程:对于海辰储能的肯定,我们表示感谢,给予的批评建议,我们也会认真倾听。客观来说,海辰储能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市场的关注,但企业的发展是复杂、多面的,好坏无法用几个词语简单定义。外部的质疑声更多是一种干扰,是源于对企业的不了解。信息交流不畅,才会有千人千面的解读。

  比起外界的评价,我们更关注自我的成长,更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海辰储能坚定地专注于储能电池赛道,向下扎根、行稳致远,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

  中国能源报:上半年储能企业还在忙扩产,下半年行业就打起了“价格战”,储能市场的变化似乎比想象中更迅速、更激烈。海辰储能作为身处其中的企业有何感受?行业“淘汰赛”是否已经开启?

  王鹏程:国内储能正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终端需求有所延迟。储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但不像芯片产业那样有不可跨越的技术门槛。储能跨界者众多,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造成阶段性产能过剩。从国际上看,去年爆火的欧洲储能市场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同样出现需求放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行业竞争加剧。

  不过,我们认为,储能市场的发展变化与其他产业发展规律相同。无论是拼价格、拼指标,还是市场担心的产能结构性、阶段性过剩,都符合市场规律,有利于行业加速洗牌和优化。预计到2025年,排名前五的企业将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届时,行业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这两年的“仗”并不好打,全行业要共同努力熬过这个周期。

  中国能源报: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正确路径。对于海辰储能而言,如何求新求变?您有哪些思考?

  王鹏程:要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储能产业的发展,海辰储能一直坚持选择做“难事”,深耕储能电池关键技术领域,将储能产品做到极致,持续确保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输出。

  当下,储能发展应该以市场需求来反向引导创新,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市场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方面,储能市场的需求基数逐步加大,增速依然较快;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很大,世界市场需求更大,在全球化视角下,以应用场景拓展、商业模式创新为导向,迎来一个真正的全球储能、全业储能、全户储能的全面储能时代。

  组织变革 攻克难点

  中国能源报:您谈到行业要“熬”过这两年。那么,海辰储能如何未雨绸缪?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王鹏程:过去的3年,海辰储能实现快速发展,业内形容是狂飙突进。事实上,速度源于我们对产业节点的精准判断,快速卡位。在2021年储能电池短缺、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海辰储能快速量产交付;2022年储能市场蓬勃发展,海辰储能快速扩大产能,实现5吉瓦时交付;海辰储能快速完成C轮融资,储备充足粮草以渡过行业震荡周期。

  应该说,对于行业的现状,我们有预判、有准备。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海辰储能进行了组织结构变革,提出“强前台、优中台、精后台”的规划布局。以做大做强前台为牵引,持续开拓业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台跟着前台节奏推进,不盲目扩产,同步建立能力,比如缩短投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实现售后服务全球化闭环等;后台精简职能,把控风险,实现快速运转。

  相比于大象转身,海辰储能作为年轻企业更为灵活,可以快速调整策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当前阵痛的根源何在?

  王鹏程: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增量主要由新能源强配政策驱动,关键要理顺价格机制,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的长效机制,推动储能进入市场化阶段。成本和安全仍然是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没有经济性,商业模式跑不通,储能就会一直停留在示范项目阶段,无法真正发挥对新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安全性,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就得不到保障。

  海辰储能在创立之初就带着对储能核心需求要素的理解来布局业务。成本方面,通过导入新材料体系、启动回收生态、降低单位设备及产线投入等措施降低成本,5年内单位吉瓦时设备投入要在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上实现至少50%以上的降幅目标。安全方面,通过选用高热稳定性的正负极材料、优化电解液配方、高性能隔膜,以及工艺优化控制和产品标准化来实现更高的安全水平和可靠性。

  坚定信心 未来可期

  中国能源报:目前已经到了全年工作收官阶段,海辰储能今年会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王鹏程:整体来看,海辰储能发展节奏符合预期。四季度历来是交付旺季,目前海辰储能生产线相对饱和,厦门基地产能已全面释放,重庆基地将于近期正式投产。我们不仅满足当下订单交付,也在为明年一季度做准备。

  中国能源报:海辰储能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并强调“无内不稳、无外不强”的观点。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下一步会有哪些动作?

  王鹏程:海辰储能坚持全球化战略布局,聚焦品牌战略客户,通过产品力+品牌力加快“走出去”,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部署,构建发展新格局。目前,海辰储能已在美洲、欧洲、中东、大洋洲等地全面开启业务布局。

  其中,非洲储能市场值得关注。目前,非洲有6亿民众缺乏电力供应,人均能源消耗量在全球范围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少电、断电时有发生,未来“分布式能源+储能”会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储能将成为刚需。今年8月,海辰储能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我们愿意同行业伙伴一道,在践行“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使命的道路上,努力成为一道能源之光、产业之光、价值观之光。

  中国能源报:可以说,储能产业前景很光明,但道路非常曲折。您对未来的储能市场还有哪些预判?

  王鹏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是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市场前景广阔。业内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价值有望高达3万亿元,未来还有近20倍的增长空间。储能产业的长期发展也将经历“三步走”:第一阶段让储能电池足够便宜;第二阶段让储能终端足够安全可靠;第三阶段让绿色能源足够便捷普惠。

  过去两年,海辰储能推出了领先的314Ah新一代电力储能专用电池和64系列超大圆柱户储专用电池,以“海辰速度”跻身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和福建民企“双百强”(2023年度)。展望未来,海辰储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储能赛道勇毅前行,通过储能技术领先、储能产品领先、智能制造领先、全产业链领先、生态友好五个维度发力,力争到2025年成为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