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徐州500千伏任庄变电站施工现场,数十名电力工人激战正酣,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随着主变压器的换装,意味着电网“心脏”更加坚强,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坚强电网支撑,近年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以电网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全力支撑和匹配徐州城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建成苏北地区首个500千伏城市环网
徐州任庄变电站建成于1987年,是江苏乃至华东电网首批500千伏变电站。受制于当时国内技术条件,站内主变压器由国外厂家供应。在长达35年的运行过程中,设备安全性能逐年下降,且供电容量已难以满足地区发展需要。
此次改造中,将站内原有的2台500兆伏安变压器,更换为1台国产1000兆伏安变压器。这台强劲的“中国心”,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自身损耗小,能源利用率高,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每年可减少耗电534万千瓦时,约相当于2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实际上,在2021年底,徐州另一座重要变电站——黄集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就完成了升级改造,从原有的220千伏升压为500千伏。该变电站承担彭城电厂、徐州电厂等发电大户的煤电输送电力供应任务。
历时两年多,总投资约11亿元,升级改造后的500千伏黄集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2000兆伏安,相当于可持续供应超过25万户居民日常生活用电,有力增强了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能源配置能力。
已经投运的黄集500千伏变电站,和任庄、三堡两座变电站“牵手”构成了500千伏城市环网,使得徐州成为苏北首个拥有500千伏环网供电的地区,不仅增强了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显著提升了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管是500千伏任庄变电站主变压器的更换,还是黄集50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升级改造,都只是徐州供电公司加强电网网架、以坚强电网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电网“西电东送”、华东电网“北电南供”的重要枢纽,徐州电网现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67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670条、长度9900公里;配电室3600余座,配变5.5万台,10千伏线路长度3万公里。

以坚强电网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徐州,位于长三角北翼,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其经济增长较为迅速,用电需求亦“水涨船高”。
来自徐州供电公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393.6亿千瓦时,增长7.84%,其中工业用电229.4亿千瓦时,增长4.67%;供电客户516.4万户,居全省第二。
近年来,徐州供电公司牢牢扭住电网建设这个“牛鼻子”,当好电力先行官,加快电网投资落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城乡电网,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引擎”。
“我们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不断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发展超高压输电通道,优化完善主干电网布局,加强城市配电网改造升级和局部电网建设,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徐州供电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曹亚非说。
致力于提升外破隐患处置效率,徐州建成了输电线路安全隐患20分钟快速处置圈,同时广泛应用智慧运检、配电自动化、不停电作业等新技术,2022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0.34小时,下降57%,推动电网逐步迈入“零计划停电”时代。
除了新技术的应用,在老旧设备的改造方面,徐州供电公司也是不遗余力。滚动修编老旧设备三年改造计划,今年力争年内完成220千伏彭九/彭商线老旧区段、110千伏桃敬线等5条老旧线路、双沟变等5座老旧变电站以及340余台老旧设备改造工作。
以黄集、任庄、三堡等6座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为支柱,220千伏电网为主体,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覆盖全市城乡,徐州电网已经形成了一张适度超前、坚强智能的用电网架,以坚强电网支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