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资讯
行情资讯

应用试点启动 换电迎来“风口”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次数:309

近日,工信部发文启动换电模式应用试点,11个城市入围试点。在政策助推之下,换电将迎来“风口”。

一、工信部启动换电模式应用试点

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

《通知》透露,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城市共有11个,其中综合应用类城市8个(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合肥、济南),重卡特色类3个(宜宾、唐山、包头)。

★总体推广目标:

推广换电车辆10+万辆,换电站1000+座,突破换电产品关键技术,打通基础设施审批流程,建立换电汽车监管平台,健全换电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换电模式产业生态,构建换电政策支持体系。在节能减排方面,力争达到节省燃油70+万吨/年、碳减排200+万吨/年。

★试点工作要求:

加强监测管理,依托企业和地方监管平台,加强换电车辆、动力电池等动态监测,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健全标准体系,制修订换电安全、换电接口、标准化电池箱、模块化电池等标准,鼓励相关团体标准先行先试。

优化产业生态,鼓励设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提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利用效率,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鼓励新能源汽车用新能源电,提高能源综合应用经济性。

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地方出台换电车辆应用支持政策、研究推出适合换电模式发展的金融保险产品。

二、换电模式介绍

★何为换电模式

换电模式主要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再于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

按换电方式主要分为底盘换电、侧方换电和分箱换电三种,以底盘换电为主流。底盘换电代表车企为北汽新能源和蔚来,不改变车体前后轴的重量,有利于保障汽车的安全和运行特性,换电全自动,换电时长短,但由于需要改变底盘结构,封装工艺复杂。

★换电方式

从换电方式来看,分为底盘垂直、底盘侧方、引擎舱或后备箱模式,从电池包形式来看,分为整包和分箱两种模式。

图1. 行业内存在整包和分箱两种换电路线

★充换电模式比较

换电模式比充电模式要安全。换电模式采用集中可控,恒温恒湿,恒定小功率慢充补能方式,可以控制充电环境,充分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降低了充电时自燃的风险。通过对电池进行集中管理,利用大数据,通过互联网对动力电池的数据进行即时收集、分析,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电池及时进行监测和更换,减少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发生。

换电模式最短仅需3-5分钟,便捷性强,能延缓电池衰减,减少电网负荷。目前,充电时长过长、充电设施不完善问题依然存在。在公共充电站的快充模式下,也需30-60分钟完成充电,且快充模式工作电压大于电池电压,给电池带来一定的负担。而私人住宅的慢充模式,下班后集中充电可能会对增加电网负荷。与此相比,换电模式在便利性、可靠性方面优势凸显,换电池最短仅需3分钟,便利性可与传统车加油相媲美。且换电电池被集中收集,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小功率慢充,有助于延缓电池寿命衰减。

图2. 充、换电模式的参数对比和优劣势分析

总体而言,换电模式的重要价值体现在:

(1)降低使用者的购车成本,提升车辆残值;

(2)引入电池资产管理进行监测、养护与管理,提升电池使用效率,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3)能够有效利用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的价格差异降低整体充电成本,同时降低电网负荷;

(4)推动电池梯次利用和报废电池循环的建立;

(5)有效改善老旧小区由于设施改建难度大而导致的充电难问题。

三、换电市场空间

★换电模式产业链

上游:电池企业和换电设备生产商,分别负责提供对应应用范围的动力电池和换电站设备;

中游:换电站建设和运营商,负责换电站的搭建和运营,面向市场提供换电服务;

下游:公共领域和私家领域的新能源电动车用户,通过换电站进行换电及消费。

图3. 换电模式产业链整体架构

设备生产商、动力电池企业和换电运营商是换电模式产业链最主要的三个环节。

动力电池:换电模式意味着“车电”分离,一车一电池将变成一车多电池,电池或将迎来增量需求。

中游运营端:换电站的建设运营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对电池的投资、车位选址、布线改造和运营管理都有很强的要求,电池资产公司将成立,会与动力电池企业、融资租赁公司等形成合作,减轻资金压力。

下游用户端:换电站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者。目前我国大多数换电站中游运营商主要发展2B业务,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重卡等。部分换电运营商也逐渐将业务拓展到C端用户。

图4. 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运营模式

★换电商业模式

早期换电产业链协同能力差、各方均无法受益;现阶段商业模式迈入成熟期,资本注入促进产业链整合,包括运营车、商用车以及私家车在内的应用场景趋于多样化。

图5. 换电商业模式

★市场空间

东方证券预测,2025年换电站有望达2.2万座,21-25年CAGR达80%。假定换电站每日运营时间24小时,乘用车(含私家车、网约车)、商用车(主要为重卡车)换电速度3.5、5分钟,每日换车上限为411、288台,私家车每7天换一次电,网约车、重卡车以平均每1.5、0.5天换电一次计,2025年换电站需求2.2万座。

2025年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2631亿,21-25年CAGR达107%。运营端按乘用车、商用车换电费用1.75元/度、1.3元/度,乘用车、商用车平均带电量60、300度,2025年对应换电站运营市场规模为2638亿。

2025年换电站设备市场有望达693亿,21-25年CAGR达81%。以乘用车、重卡车换电站261、420万元的设备投资规模进行测算,设备需求市场将于2025年达到695亿,市场前景可观。

图6. 我国换电站运营、设备市场规模敏感性测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