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任务未结束,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持续落实主网风险管控,通过设备改造、技术巡检、外破防范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保障广大用电客户迎峰度夏用电需求。
利用负荷低谷期开展设备维护提升供电可靠性
“为有条不紊开展迎峰度夏工作,我们部门组织印发了《东莞供电局二〇二〇年迎峰度夏工作方案》,共制定工作任务141项。截至目前,已完成78项,无超期任务,进度可控在控。”东莞供电局生产技术部设备资产管理专责陈果华介绍说。
当前高温天气,电力设备因负荷增加导致过载、发热,影响供电安全,为此,该局各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变压器绝缘油普查、设备红外测温、密封防潮专项检查等专项检查、试验,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确保设备运行可靠。
“为了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影响,我们利用用电负荷低谷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变电设备检修专责刘健达说道。
事情发生在7月22日,110千伏河畔变电站因临时检修需要暂时关停一台10千伏大电流开关柜,它承担的负荷则转移到另两台设备上。突发情况来了,其中一台设备因设计结构受限,柜体温度攀升至96摄氏度,情况紧急。为确保供电安全,该所检修人员在7月23日凌晨的用电负荷低谷期,对该开关柜进行通风改造,使柜体温度下降至55摄氏度,降温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开关柜在重载下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高了变电站周边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同样的,利用负荷低谷期开展设备维护也发生在该局变电管理一所。该所针对虎门、长安镇重负荷、停电困难地区,优化停电施工方案,利用停电宽松的窗口期开展设备维护、提升改造工作。
早在今年3月份,变电管理二所便开展了220千伏长安变电站#2主变冷却系统改造工程。当时正处于疫情严峻时期,也是电网低负荷期,但受疫情影响,施工人员限制流动、备件运输受限物流,困难重重。杜启业表示,一方面,长安变电站已经运行20多年,变压器性能下降,改造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在长安片区协调停电非常困难,一年可能就只有一次机会。为避开高峰用电,减少对用户的影响,该所迎难而上,“多个专业运维人员通力合作,将原计划一个月的工期保质保量在20日内提前竣工,设备‘焕然一新’,为长安镇片区电网的可靠运行打下了‘强心针’。”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某一型号刀闸软连接处容易发热这一隐患,变电管理二所充分利用负荷低谷期,开展了专项检查,3月份单月就完成了长安变电站刀闸的隐患整改,切实降低设备发热风险,确保负荷高峰、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平稳运行。
“智慧巡防”提升跨河道输电线路安全
在东江水面,无人机和视频监控正紧盯着,一旦有船驶近跨河道高压线,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立即就能收到预警信号,由此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醒船只注意水面上方的线路。这能大大降低船只误损输电线的情况。
目前,东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共5100多公里,其中架空线路4300多公里,输电线路受过往船只触碰外力破坏隐患风险大。
为此,东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固化“政企联动、水陆同巡”工作模式,加强跨河道线路外力破坏管控力度。去年,输电管理所就开始了“水陆空”立体巡查模式,今年已开展巡查共计6次,效果良好。
吴付耿说,随着电网智能运维技术的发展,通过开展水、陆、空三线联合巡视,形成了水陆空“三维”立体输电线路设备运维管控新模式。“水面巡视”可直接对话船务人员,方便开展安全教育和及时制止危险过往船舶;“陆面巡视”主要是针对岸边码头卸货船舶和有关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和及时制止危险卸货船舶;“空中巡查”重点是巡查跨越航道线路健康情况,为维护检修提供基础数据,还能统计分析穿越高压线船舶流量,利于输电线路设备运维管控。
此外,输电管理所还积极落实其他河道防护技术措施,目前已经安装40余处,风险突出隐患点已经全覆盖。后续还会采取离塔两侧各100米设置限高措施,在导线上安装LED灯预警等。该所还与东莞海事局建立了联防船舶碰线战略协议关系,完善航道两岸警示标志等,共同守护电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