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室外温度接近40摄氏度,人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一身汗。当日9时许,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的党员服务队队员韩昊、张君浩已经在220千伏三宫变电站的室外对设备进行测温、刀闸操作等工作。结合当前设备运行状况实际,韩昊和张君浩确立重点测温时段,主要对各类设备接头、刀闸刀口、开关柜等进行巡视检查,对大负荷节点和曾经有过发热现象的设备进行重点测温和检查,巡查是否因电流量和负荷过大导致温度异常引发事故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避免工作时被烫伤和划伤,韩昊和张君浩需要穿着长袖长裤,戴着安全帽、手套,裹得严严实实的开展工作。测温,检查,记录……几次流程下来,不知不觉阳光已经开始刺眼,汗珠也逐渐从脸颊滑落。上午10点刚过,巡视不到一圈,但是由于一直处于暴晒状态,韩昊和同事们的工作服都已被汗水浸湿。

与他们一样冒酷暑巡视的,还有另外一群人。当日11时许,太阳晒的柏油路已经能浸出油,而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电缆运维班班长徐善章正与同事在电缆井下对重要用户供电线路进行巡视监测。头顶烈日炙热,脚踏潮湿淤泥,工作人员一边感受着井内污臭的气味,一边认真仔细开展今天的工作。
平时,城区一条电缆通道的巡视周期是7天。现在,为加快进度队员们每日徒步10多公里路,对每一个电缆中间头仔细摸排,工作量比以往翻了几倍。打开井盖、蹲下测量、记录数据、再到下一口井,徐善章和队员们20多天一直坚持着,用实际行动保障电缆线路可靠运行。
“最热的时候都是满脸汗水,衣服也基本都湿透。但是大家还是要逐一地巡视,检查设备的温度情况。如果温度与平时相差比较大,就进行跟踪测温。跟踪测温再有问题就要上报,通知检修。”徐善章说。
越是在危难时刻,凝聚力越强大。此次疫情期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1.44万名供电员工、1000余辆抢修24小时待命,开展重要线路和设备的特殊巡视,对换流站、变电站、调度等关键场所和关键人员进行封闭运行管理,确保大电网安全运行,以最严格的措施和最优质的服务做好疫情防控和电力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