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赋能特色田园 “电”亮乡村振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5  浏览次数:264

“2016年时,我们村集体收入每年才2万元,而今年,已经达到了40万元,翻了近20倍。这其中,光伏和电粮食烘干带来的收入就占了将近一半,大家常开玩笑说,现在真是只要有电就会有钱。”5月2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村委会副主任苗玉军向记者介绍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新民村是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漫步在村间的小路上,沿路瓜果飘香,站在观鹭台上远眺,白墙青瓦的村庄,千亩绿浪的稻田,不时有三五成群的白鹭从水面上翩然飞过,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曾经的新民村,村屋破败,道路泥泞,河道沟渠积满垃圾。村内各种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线路老化,存在低电压和供电“卡脖子”等问题。近年来,新民村被选定作为“城乡融合,配网提升”建设示范点,国网灌南县供电公司抓住新民村改造契机,推进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助力地方政府着力将新民村打造成“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供电可靠性 助力农业保产增收

新民村以稻渔综合混养为发展方向,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环保”的原则,把村集体流转的4000亩土地租给返乡创业的种植大户,发展规模高效农业,采用“稻-渔-果”复合种养模式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每年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这500亩虾蟹共生养殖田里,有6台水泵、8台增氧机,咱们得都检查到位了,可别落下一个。” 5月15日,胡朋章在义务帮助新民村明州农场检查用电设备的同时,向吴干详细地介绍了该客户的用电情况。

“以前一到夏天大家都用电的时候就怕跳电,一晚上得起来查看好几趟。自从供电公司给改了电,我再也不担心了。也得感谢你们,每到投放虾苗或者夏天高温时候,就成了农场的‘常客’,帮我查这干那的,让人放心!”一见到供电公司的胡朋章,明州农场负责人王必伦就露出了热情又开心的笑容。

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电力服务,让养殖户吃下了定心丸。从前的新民村电力用量需求小,线路乱接乱挂,网架标准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单电源供电区域,遇上极端天气极易停电。近年来,灌南县供电公司以服务特色农业发展为中心,以提升供电高可靠性为目标,结合新民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总体布局,新建接入10千伏条河线,建成双电源供电区域;新装自动化设备28台,推进配电自动化全覆盖,现场设备“可观、可测、可控”。目前一年来,新民村范围内供电可靠率达99.9737%。

坚持精准发力 带动企业节能增效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就要让村民得实惠。为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形成良性循环,新民村内建设了工业园区,每年给村集体带来4.5万元收入的粮食烘干产业,就设在该园区内。园区厂房屋顶上建设的光伏设备更是重要的致富项目,年均电费收益可达11万元,让新民村村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晒着太阳把钱赚”的喜悦。

“现在我们完全不担心粮食会发芽霉变,‘电烘干’提升了粮食储存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这真得感谢供电公司的积极推荐和电力支持。”新民村副书记赵兴刚对“电烘干”帮助解决了粮食加工难题表示赞扬。在得知新民村将建成860平方米粮食烘干中心的消息时,灌南县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推广粮食烘干电能替代技术。为打消客户“用电比用煤费钱”的顾虑,灌南县供电公司综合能源专职吴昊多次上门详细讲解。在综合比较了煤锅炉、生物颗粒锅炉、电力烘干设备的优缺点后,新民村最终选择了电力烘干设备。该设备日烘干能力达到50吨,解决了周边百姓的粮食烘干难题,并且采用电烘干相较煤烘干每日可减少消耗2.5吨的燃煤量,大大降低了废气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优势,且适合农村发展特点,满足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能源安全、可靠、高效率和方便快捷等多样化的要求。

“新民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在2017年11月投运,装机容量150 千瓦,采取的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简单又省心,对村集体来说,属于‘一劳永逸’的增收项目。”吴昊靠前服务新民村的扶贫企业,经过多次现场走访勘察,最终与集盛劳务有限公司确定了光伏发电方案,为新民村群众送去了一张张“阳光存折”。

注重和谐共生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如今的新民村,村头巷尾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团锦簇,电力设施安全美观。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美丽“蝶变”正是灌南县供电公司结合政府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将电力基础建设与乡村文化环境有机融合,促进电力设备与乡村生态和谐共生带来的成果。2019年,新民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电力基础设施变好了,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就跟了上来。“儿子儿媳回到村里木材厂上班了,我们老两口平时没事在家带带孙子,农场有活干时,就去打个散工赚点零钱补贴家用。这不,最近刚给家里添了空调,这日子是越过越美了。”带着孙子在村文化广场玩耍的季红喜笑颜开。

“从前村里各种乱七八糟的空中线一大堆,像到处结了蜘蛛网,难看得很。现在从地底下通电线了,你放眼望,多干净,多漂亮!”在村民王友生看来,配网改造,让新民村变美了。

为保护新民村的特色风貌,灌南县供电公司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建设原则,从前期线路规划便顺应村落自然生态,因势利导,避免大迁大建,采用架空线路与入地电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与新民村居民居住分布、生态旅游定位、稻虾养殖产业、新能源并网等相匹配的供电网络。量身打造的光伏污水处理站,解决了新民村大量污水无处排放,滋生蚊蝇等环境问题,还给村集体带来了0.63万元的年收益。

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随之而变,大家对家乡美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