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利用大数据供电公司教企业“省电费”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0  来源:株洲日报  浏览次数:251

智能制造设备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工厂,如何在最优的能耗水平下做到最高的产出,是企业面临的新问题。5月19日,在“世界计量日”的前一天,市市场管理监督局、荷塘区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16家园区企业代表,共同走进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了解电能计量及管理的最佳模式。

80%的专供电企业生产负荷安排不经济

通过大数据分析,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发现,株洲地区现有的7000余户专变企业,在电力设备用能管理中主要存在4类问题:80%的企业在尖、峰、平、谷四个时段生产负荷安排不经济,有30%的企业对电费优惠政策不了解,有60%的企业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不稳定,有40%的企业基本电费的收取方式与实际产能情况不相符。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支付了更高的电费。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这些企业中的80%在用能方面都有着优化空间。

“升级高端精密制造,公司正在对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和生产环节进行智能改造。”株硬集团装备物资部设备及能源管理主办尹虹介绍。智能制造设备的启用,减少了对人的依赖,但耗电量在大幅增加,同时也对用能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在寻找,怎么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产能。”

事实上,像株硬集团这样设有专门用能管理部门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更多的企业仅有电工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对实际用能分布情况并不清楚。

当天,该公司为16家企业出具了企业用能分析报告,比如,针对株洲茂翔硬质合金有限公司的用能分析发现,这家企业在用电尖峰时段(电价最贵)的电能使用水平,已经做到全省行业内最优,但在高峰时段的用能占比,比行业最优的水平高了12.92%,在低谷时段用能占比,比行业最优水平低了10.6%,建议合理调配生产用电时间。

调整方案,一企业用电均价从3元/千瓦时降至不到1元/千瓦时

去年开始,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筹备并开发了用能分析平台,可实现每15分钟采集更新用电数据。同时,平台对全省所有专变企业用电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能够分行业、分领域给出用能最优水平,并为单个企业提出用能优化建议和方案,帮助企业制定最佳用电计划,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在平台去年的试运行中,已有部分企业尝到了甜头。

对我市一家焊接企业进行连续3个月的用能分析后,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建议企业重新选择基本电费计收方式。这家企业将原来按合同最大需量付费改为按实际最大需量付费。随后2个月的用电数据,对比之前的3个月,企业用电均价从原来3元/千瓦时左右下降至不到1元/千瓦时。

在市内一家药企的用能分析中,该企业峰段电量占比高达43.31%,超出行业最低占比6.31个百分点,且大多数月份的最大需量都小于计费容量的2/3。考虑到峰段电价较谷段电价高出0.35元/千瓦时,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建议企业将耗电量大的生产任务安排在低谷时段,同时选择按最大需量方式计价。在随后的2个月中,这家企业的总电费分别下降了6768.85元、4357.07元。

电力大数据量大、分布广、类型多,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可为用电企业在设备运维监测、降低损耗和成本等方面提供更大的帮助。

据悉,目前国网株洲供电公司正在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技术(线上运维)+电力代维(线下运维)的智能运维业务,能够为企业提供线上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和线下设备运维、数据预警、用能分析和需求响应等服务,提供智能用电分析报告,助力企业科学经济高效用电。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