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几”字湾南岸,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黄色的长龙,这就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大漠北缘的杭锦旗巴拉贡、呼和木独、吉日嘎朗图三个镇虽处于母亲河金色腰带的维系之中,但有近4万名群众的饮水品质提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今一条57.76公里的10千伏输电线路穿越漫漫黄沙,给沿河百姓带来了取之不竭的“大漠甘泉”。
长期以来,杭锦旗沿河三个乡镇居民的饮用水都是含氟超标的黄河渗水,有的群众得了氟骨病、胆结石等地方病。2018年,杭锦旗委、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深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提格庙探查到了优质水源地,并实施了自来水提质增效工程,于12月6日正式投产。
提格庙水源地,位于被喻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大漠腹地,缺乏电力支撑,杭锦旗委、政府特向内蒙古电力公司申请新建输电线路,满足水源地抽水的动能提供。随之,公司安排专项资金1150万,将杭锦旗水源地1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列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为了保质量、抢时间,鄂尔多斯电业局计划发展处、配电网建设办公室、杭锦供电分局、和效电建公司上下联动、通力配合,投入3倍人力物力3周完成项目可研、审查、收口、备案,一个半月完成项目初设、招标,压缩项目前期筹备时间2/3,以鄂电“加速度”推动工程迅速上马。
3月30日,杭锦旗水源地1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正式开工,6个施工队73人、5台挖掘机、4台装载车日夜驻扎沙漠,分成几个小组迅速进驻。
水源地工程新建线路57.76公里,百分之九十线路需要穿越沙漠,还有部分线路要经过沼泽地。
“沙漠风沙大、气温变化快、机械使用不便利,这些都是‘拦路虎’。但我们没有一人退缩,以超乎想象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用肩扛、人抬,硬是在大漠中竖起一根根电杆、架起一条条银线。”杭锦供电分局副局长白文选说。
线路经过沙丘、沼泽,杆坑容易被流沙、泥水淹没,挖掘尺寸扩至两三倍,排沙排水必须同步进行。紧线作业时,由于沙丘起伏、沙地绵软,紧线机无法使用,施工人员排列成行,肩扛导线,弓着腰,登着步,在绵软的沙地里走一步退半步,喊着整齐的号子艰难前行。
“宁干平地三公里,不干沙漠一公里。” 谈起大漠中施工重重困难时,有着多年施工经验的和效电建公司杭锦分公司经理陈文华直白坦言。
“春季的库布其沙漠,不缺的就是大风,工人作业一会儿就满眼、满嘴都是沙子,风力最大的一次连宿营地的帐篷都被吹跑了。”59岁的杭锦旗呼和木独镇供电所营业配电工郭贵才笑着说,还有一次,营地厨房在半夜遭到牛群袭击,早晨发现现场一片狼藉,米、面、油、菜被吃了个精光,大家只能忍着饥饿上了工地。
经过55天的艰苦奋战,5月25日,工程提前36天竣工。6月6日10:30至15:00,供水站新装的7台变压器依次送电成功,抽水机隆隆作响,大漠清泉顺着管道奔涌而向镇、村、社、百姓的家中。
呼和木独镇党委书记张扣成介绍:“‘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工程顺利竣工不仅助力地方脱贫攻坚,还为沿线群众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线路附近准备开柠条加工厂的牧民浩毕斯哈拉图更是喜出望外、信心满满地说:“有了这条线路,我家就能用上动力电了,今后的好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人民电业为人民”,水源地1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在库布其沙漠中留下了鲜明、坚实的电力注脚。顺着浩毕斯哈拉图的目光远眺,一基基笔直的杆塔矗立在蓝天金沙之间,一条条耀眼的银线延伸至远方,走在新长征的“赶考路上”,鄂电人正在用心血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电力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