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要求
1.实时性要求
①一体化系统需要保证厂站端遥测、遥信等有关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快速传递到实时数据库当中,使得运行、调度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到电网的运行状况,另外,还必须要为相关的应用软件提供可靠性比较高的基础数据信息;②系统需要确保遥控以及遥调等控制指令的及时、快速地下达至厂站端,为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控制手段。
2.开放性要求
①一体化系统必须要采用开放式的框架结构体系。这样做不仅能够提供开放式的环境,还可以进行各种硬件平台的使用。②一体化系统要确保能够支持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第三方软件的接入。此外,在数据库、进程管理以及多机通讯等方面,应该能够提供相应的应用程序接口,为第三方应用提供服务。配电自动化系统涉及的范围通常是从变电站的主变低压侧以及低压母线开始,直至电力用户为止的配电网络。
二、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策略
1.自动化建设
智能配电网实现的基础是配网自动化,在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上,智能配电网可以说是为其指明了方向,要实现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的整体建设,配网调控一体化是实现的必要手段和建设思路,只有在加强建设配电网网架的基础上,接入一次设备自动化、终端智能化、分布式储能、分布式电源,进而实现配电网智能化。同时,通过对配电网的数字化进行描述,其中包括配电网络、配电设备的参数、配电设备的状态、配电设备的特征、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等的描述,以及在配电网的检测、运行、控制动态数字化的描述,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的功能。
2.信息系统的集成
配网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集成是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统筹的方式,实现PMS、GIS、OMS、ERP之间的集成,在各个系统之间形成信息共享,这种信息共享是通过数据中心实现的。同时,对PMS等系统的应用功能不断的扩充,通过信息化技术给予生产管理以强有力的支撑,使电网精益化管理的信息平台更加健全,而且对配网中PMS、GIS等系统的应用要加强,通过统一的设备图形与台账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检修管理等工作,形成配电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等管理的信息化统一,规范企业内部人员在生产、操作过程的流程,促使企业生产管理实践标准化、精益化。
3.全面提升调度系统的性能
主网重要是以输电线路、变电设备作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它最大的要求就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配网是面对广大电力客户的、能够尽量满足电力客户用电需求的网络。因此,必须尽可能提升配电网调控系统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其不同于其他调度运行系统的优势。
因此,配网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例如: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将线路、电缆、变电站、电力用户等不同电网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全面、实时、科学地掌握电力信息,为提高配网调度的正对性、准确性奠定基础。
4.配网网架结构的完善
在配网网架结构上,坚持的原则是“主网稳定、配网可靠”,分区分层梳理配电网,以优化电网结构为工作的出发点,实施配网多联络网架结构,保证居民用电的可靠性。在配网系统中,科学合理的接线能够减少线路中分段的情况及接线模式对供电和用电造成的影响,提高了供电质量,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且科学合理的接线增加了电源点,使网架结构的分段或互联会更具备合理性,保证了配网系统在供电时的可靠性。
5.分布式电源及分布式储能的接入
社会在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电力企业要关注并研究如何在现有的电力系统中接入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分布式电源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措施。这种接入为电站的并网运行、监测、调度提供了一种系统性强、完善度高的技术,同时是对分布式电站的监测、调度培养的一种方式,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一体化具有推广意义。
6.制定配网管理的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模式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实施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化、科学化的工程,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将配网调控的管理模式进行高度统一,并制定出统一的参考标准,为实现电网系统的互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创造条件。电力企业在构建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人与机器的高度融合。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关于大力发展绿色电力的相关要求的出台,各电力企业在绿色电力事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努力。那么,根据绿色电力中的相关细则规定,在配网调控的过程中,重点工作就是必须要切实保障电网运行的可靠、稳定、安全。例如:在电力系统中,主网中包括很多的变电设施、输电电缆等电气设备,如果在运行中这些设备出现问题,那么必将给广大用电客户造成巨大损失,更为国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可见,保证主网运行中的相关设备的安全与稳定,事前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7.实现智能配网的自动化建设
智能配网实现的基础环节就是保证配网的自动化发展。因此,实现配网的自动化建设与发展其实是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要想实现智能配网的整体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配网条控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和思路。即:在配网网架构建的基础上将设备的自动化、终端系统的智能化与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等进行有机结合,为实现配网的智能化创造条件。另外,还必须实现对配网的数字化发展与描述,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功能。
结语
实现配网调控的一体化管理能够防止管理失效之类的现象出现,这样一来配网调控工作就会显得十分简单。通过调控一体化的实行,能够将集控中心和调控室合二为一,这样负责电网调度运行和变电站的信息监视、遥控操作,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中间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大大缩短了故障维修的时间。 来源:《电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