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名单,共有105个项目上榜,作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配电改革将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这两天大家都在说增量配网,增量配电网究竟是个啥?南度度来给你科普一下先。
增量配电网是什么?
配网是稀缺资源,解决的是电力交易执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配电业务只能由电网公司投资运营,自9号文中明确社会资本可以进入增量配电领域后,增量配电实施细则就一直在酝酿中了。
在电力交易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做文章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企业的角度看,配电网是电力市场核心资产,未来可结合分布式能源、微网等,将成为重大盈利点。
而增量配电网,原则上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域电网,不涉及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网建设,是相对于电网等企业存量资产来说的。
为什么要搞增量配电?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拉动社会投资,抑制社会资本投资下滑的趋势,给社会资本提供新的投资增长点,为政府推行的PPP模式提供好的载体;二是切实落实中央9号文提出的“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的要求。
放开增量配电是新电改的难点,备受各方关注,对电网和社会资本而言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增量配电业务盈利模式如何?
增量配电业务的盈利模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是以配网为基础,开展售电业务,搞配售一体化;或进一步实现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获取更多商业利益。
第二是老老实实搞配电,通过收取配电价格回收投资。配电属于重资产,105个试点项目总投资额预计将达到500亿-1000亿元。配电试点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就自身而言包括资金、人才、运营等多个方面,就外部来讲还要处理好跟电网之间的关系。
国家推进配电改革之路
从今年开始时,配电改革明显加速。配套文件陆续出台的同时,试点也加速落地。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请报送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各省上报3-5个增量配电试点项目,拟在全国批复100个左右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增量配网。从企业的角度看,配电网是电力市场核心资产,未来可结合分布式能源、微网等,是重大盈利点,各方参与热情较高。
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明确配电网原则上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域电网,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其他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存量配电网均属于新增配电网。仅仅过了两天,山西就发布了首个省级增量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
12月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规范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名单,共105个项目。
怎么看这105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先来简单粗暴的看三张图大概了解一下!
由图可知,新增105个配电业务试点看似数量可观,实际上平均下来每个省市只有2-6个试点,可以说是范围广而力度小。其中,浙江、福建、湖南、安徽,这四个省份试点数目最多,达到了6个。另外,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是试点名称里出现频数最高的两个高频词。
接着,我们一起来深入地看看。下面这两点需要进一步探讨!
PPP是试点主导模式
所谓的PPP模式就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增量配电网这边,就体现在鼓励电网企业与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成立产权多元化公司。
近两个月,配电网动作早已开始攒动,9月26日,中石油旗下的大庆油田售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配网、输电网投资比例约在1.5:1左右,国内配网投资占比远低于此水平,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及充电设施的大量接入配网供电质亟待提升。增量配电网需要再接再厉呀!
在此基础上,国家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投资,因而PPP模式有望在电力投资中推广。本次发改委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配网市场放开,社会资本可通过与电网企业股权合作等方式成立产权多元化公司,获取增量配电网的运营权,使配电网运营权不再集中于电网企业,而是分散给各个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网投资并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公司。配网投资高度契合PPP模式适用范围,PPP模式在经财政部推广之后又由能源局加入本次项目建设,有望在配网投资建设中得到再一次推广。
试点大多都建在工业园区
为什么增量配电先选择在工业园区进行试点?在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看来,首先工业园区电力消耗量大,有大量的电力需求,是拉动各地经济的增长点。另外,工业园区的用户用能方式多元化,具备形成综合用能增值服务的条件。
“工业园区配网范围清晰,扯皮少,社会资本进入容易。”协鑫南方售电公司总经理张传名这样说。而且工业园区的电力负荷大,更有可能产生效益。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园区政府可以通过降电价增强招商引资优势,体现改革成果。
“拥有了工业园区的配电业务,自然也会向售电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发展。”陕西一家能源企业人称,单独做配电业务的收益可能较小,所以配售一体,甚至发配售一体会更有竞争力。未来也极有可能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伴随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的确定,配电改革的脚步也算是正式迈开了,配电本身就是很有潜力的环节,再加上有国家的支持,相信很快就会出成果了。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