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西北能源监管局于近期开展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情况专项监管,现将陕西、宁夏、青海三省(区)农村电网基本情况及新一轮改造升级工程实施进度通报如下:
一、农村电网现状及历次改造升级投资情况
陕西、宁夏、青海三省(区)农村电网共涉及155个县(市、区),供电面积71万平方公里,占三省(区)总面积的71.49%;供电人口3202.04万人,占三省(区)总人口的63.48%;2015年县域全社会用电量1585.12亿千瓦时,占三省(区)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1.32%。各省(区)农村电网基本情况详见表1。
1998年至2015年,三省(区)共实施了6次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679.32亿元,农村电网规模大幅扩大,电网结构不断优化,供电能力、供电质量、装备水平、供电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圆满完成了无电人口供电任务。各省(区)历次农网改造投资情况详见表1。
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规划情况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6〕585号)部署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辖区“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宁夏、青海已完成规划的编制、评审及上报工作;陕西正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预计10月上报国家发改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预测2020年县域全社会用电量569.11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6.82%;最大负荷918.77万千瓦,年均增长率7.25%。“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59亿元,通过新增110千伏变电站布点优化网架结构、加强10千伏线路间联络提高供电能力、新增分段开关及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等工程建设,实现2020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45%,综合线损率降至5.19%,10千伏平均供电半径将至7.43公里,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16千伏安/户。期间,于2017年完成“井井通电”工程、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及“村村通”动力电工程,2018年完成小康电示范县农网建设。
青海省预测2020年县域全社会用电量80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6.55%;最大负荷1011万千瓦,年均增长率6.39%。 “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109.1亿元,新增变(配)电容量578.4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线路52762公里,实现2020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52%,综合线损率降至4.28%,10千伏平均供电半径将至10公里,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42千伏安/户。期间,于2017年完成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及“村村通”动力电工程,2018年完成小康电示范县农网建设。
三、2016年度第一批投资计划分解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下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6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643号),陕西、宁夏、青海三省(区)2016年第一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计划投资37.8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3亿元,银行贷款12亿元,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贷款15.51亿元),计划建设17个110千伏项目和138个35千伏及以下项目,涉及142个县(市)。其中,陕西计划建设101个项目,投资15亿元;宁夏计划建设14个项目,投资4亿元;青海计划建设40个项目,投资18.81亿元。
根据电网企业报送材料,三省(区)155个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分解为3097个子项目,截至7月底已开工2132个,开工率68.84%,已竣工299个,竣工率9.65%;截至7月底已投资10.92亿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28.88%。其中,陕西56.81%的子项目已开工,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46.12%,预计2016年底前可完成建设任务;宁夏90.01%的子项目已开工,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45.14%,预计2016年底前可完成建设任务;青海81.09%的子项目已开工,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11.66%,受冬季无法施工影响,预计部分110千伏项目将在2017年上半年完工。各省(区)投资计划实施进度详见表2。下一步,西北能源监管局将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农网改造升级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