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资讯
行情资讯

互联网+电力改革,谁在风口上?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8  浏览次数:232
     1. 电力体制改革超预期推进

1.1. 售电行业概述

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本身是政策导向的公用事业型企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本垄断输配售三大环节的电网公司,将释放售电环节,并且重新厘定输配环节的价格。这在用户侧将构建一个数千亿级别的竞争市场。

原本止于发电环节、配网建设环节、节能方案提供环节、大工业园区运营的公司,将陆续成立售电公司,与电网一同竞逐售电蓝海。

售电环节的释放,将重新分配电力行业的利润。电网企业仅承担输配电任务,并使用独立的输配电价进行结算。这样电网企业的运营成本得到了更严的监管。发电企业的电价成本,也将通过电力市场机制,合理快速传导到用户侧。整个电力能量流转的效率也将得到很大提升,为接下来的社会的全面电气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售电公司在这之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的作用,从发电企业处购买电力,再转销用户。

1.2. 电力改革释放红利

1.2.1. 输配电价改革快速推进

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它让电网企业从电力交易中隔离,只承担输送电能的通道任务,“管住中间”。目前电力改革的重心也是放在了厘定各省的输配电价上,去掉输配电价中不合理的成本。

自从2014年完成了深圳电网的输配电价核定,便开启了输配电价改革的序幕。2015年初开始核定蒙西电网的输配电价。随后拓展至云南,贵州,安徽,宁夏,湖北五个省份。在2016年,又新增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预计在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输配电价改革。

本次输配电价改革,虽然还有一些电网成本未厘清,但是降价成果斐然。深圳电网的输配电价水平每千瓦时下降了1.23分,这使得15年深圳因输配电价减少了近10亿元收入。而第一批参加改革的五个省份,2014年上报的输配电价成本为1004亿元。监审以后,与电网输配电无关的资产和不合理的成本约160亿元,核减比例平均约为16.3%。而输配电价降价空间达55.6亿元。而据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全国推行输配电价改革在输配电环节至少能压缩出超过300亿的降价空间。考虑现在电力的供需情况,还可能下降更多。

  图表2输配电价的下调情况(数据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1.2.2. 售电侧改革成效斐然

广东和重庆从2015年底,开始推进售电侧改革。虽然广东省的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尚未公布,但是售电侧的竞价交易已经从3月份开始。注意到,这里电价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售电侧改革激发了发电企业的降价,广东省的输配电价仍是按照之前电网的购销差价厘定,电价其实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广东省售电交易情况:广东省2016直接交易电量年度目标为420亿千瓦时。比较2014年广东电网售电量为4719.1亿千瓦时,约占11%。3月份安排的竞争电量14亿千瓦时,竞价规模为10.5亿千瓦时,结算的平均价差为-125.553厘每千瓦时。平均价差即指发电企业报价与现在上网标杆价格之间的差额。4月份安排的竞争电量为14.5亿千瓦时,结算的平均价差为-147.92厘每千瓦时。

三四月售电量最多的广州恒运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其毛利为5331万元,售电业务本身的成本只有一些可以忽略不计的人力费用,投资回报率很高。

不过现在广东省的售电业务暴利是不可持续的,首先广东省目前注册的54家售电公司,只有13家拥有经营售电业务的资格,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公司获得售电牌照。其次,户侧对电价变化的预期与现实相差太大,在之后的电力交易过程中,用户也会通过选择售电公司,促使售电公司降低电价。

我们认为,随着电改的推进,售电行业将转变为靠“低利润X高销量”进行盈利的。在未来,电网将放出更多的电量用于竞价。而再加上输配电价的重新核定,售电公司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图表3 广东省3/4月份售电成交电量和售电公司毛利水平

2. 电力未来的高销量前景

2015年,我国的全社会用电量为5.55万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电网的售电量为3.45万亿千瓦时,南方电网的售电量为0.7822万亿千瓦时,其余电力包括地方电网以及发电企业的直供电。

  图表4 全国电力消费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虽然近几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家也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这部分的电力增长将放缓,甚至有所回落。但是全球总体的趋势是,全社会进一步电气化。我们认为,电力需求量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持续增长。

电气化的持续推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家现在大力推进的电能替代,二是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取代。

电能替代:发改委于2016年5月发布了《关于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要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换言之,就是继续推进社会的电气化程度。在采暖、灌溉等原来采用化石能源的地方改用电力。这样将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的消费量。

  图表5 电煤以及煤炭总消费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目前电煤比例和电气化程度偏低。每年的煤炭用量中,只有约50%的煤炭用于发电。大量的煤炭被用于采暖和工业锅炉。现在通过政策引导这些散烧煤和燃油消费转为直接使用电力,增大电煤比重。一方面有助于治理雾霾,另一方面也将优化能源结构,并且促进电力消费的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整个世界汽车发展的大趋势,而其发展的两大方向,锂电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本质上都是使用电力进行能量补充。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前看来将提升电力的消费量。

举个例子,现在每个家庭的用电量平均为1200千瓦时/年,若是购进一辆电动汽车,每年将增加1500千瓦时的消费。再不妨做一个大胆的估计,201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若是全部汽车转换为电动汽车,按每辆汽车每年行驶1万公里计算,全部的电动汽车将需要25800亿千瓦时的电力。而2015年整个国家电网的售电量为34506亿千瓦时。可见未来售电量的提升空间巨大,电力销量大概率上升。虽然电动汽车的推广预计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但是电力行业未来前景是向好的。

3. 供给侧过剩带来的发电侧让利

煤炭在近几年的供应过剩,使得煤价不断下跌,火电机组成为新“印钞机”,有了较大的降价空间。预计煤炭的供应过剩在未来5年内难以扭转。

而云南、贵州等水电资源大省,在今年水电大发的情况下,这些省份的水电厂也希望以低价获得更多的上网小时数。所以,在电力建设过剩的大背景下,发电企业的竞争通过电力市场机制,传导到了售电侧。而用户对电价的下降的预期不够,使得前述的售电企业赚得暴利成为现实。

  图表6 山西煤炭交易中心价格走势(数据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4. 公司分析

由于之前中国电源建设的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加上电力改革理顺了价格机制,所以在未来1~3年内,电力集团的发电业务部分收入将有所下滑。尤其资源大省,如云南、贵州、山西等地的发电集团公司。

鉴于现阶段,大部分售电公司都有发电集团背景,考虑到发电业务对整体收入的影响。我们认为,重点应该关注一些需要外购电力的省份,如广东、京津唐地区、冀南地区、辽宁、浙江、山东等地。这些省份的地方售电公司,将通过电力市场获取发电集团让出利润的,并且没有集团发电业务利润萎缩的负担。

当前电力改革的综合试点为云南、贵州、广西、山西。售电侧改革试点为广东、重庆。其中,云南、贵州、山西为外送电力省份,在水电大发和火电过剩的背景下,当地的电力企业的发电部门将面临盈利问题。所以暂不考虑开展售电业务对其业绩的提升。

我们重点推荐位于外购电力省份的公司。以广东省为例,推荐穗恒运A(000531),旗下的售电公司广州恒运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该公司拥有大量用户引流能力。在用户方面又很大优势。在两个月度的售电竞价中,获得最多的电力交易量,毛利为5331万元。公司当前市值85.29亿。

还有一类公司的母公司主营业务为节能服务,其旗下的售电公司可以通过引导用户节电而获取政府补贴。重点推荐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002169),该公司现已获得售电经营牌照,有望在16年度接下来的月份内,参与广东省电力交易。凭借在节能领域的深耕,和政府背书,在用户导流以及盈利水平上将有巨大优势。

另外,受广东省售电业务暴利的利好消息影响,以及电力改革超预期的推进,将有大量售电公司成立并加入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大量售电公司的平台建设将极大利好软件公司。推荐科陆电子(002121),该公司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的电能管理软件方面位居前列。在接下来的售电企业成立大潮中,大概率会获得大量来自售电企业的平台建设订单。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