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政策背后的一个深层背景是,我国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期。虽然过剩程度尚待观察,但当此之时,正是推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应抓住这个机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0.7%,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279小时,同比减少268小时。虽说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上升,拉低了发电设备利用率,但如此低的利用率仍令业界有过剩之忧。
电力行业已经几经短缺和过剩轮回的怪圈。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就有电力过剩之说,但随后因规划不够,新世纪后又面临短缺之忧。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经济周期与电源建设周期不同步,规划前瞻性不够等原因。这次会是又一个轮回吗?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而且,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占比大幅上升。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之下,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有望在2020年逐步实现风、光、火同价。在环保低碳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便成众矢之的。 来源: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