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为村民检查设备
社区里的电力小课堂
核心提示
过去一年,贵州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党的建设责任制具体化,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以赴保持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宜居、宜业、宜游,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长期以来,贵阳供电局党委紧紧围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企业使命,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服务创新,全力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同步小康。
电力服务网格
贴心服务社区
“我要感谢供电局,感谢社区,你们为我解决了电费问题,不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说这段话的是家住贵阳市大山洞社区朝阳路七冶公司宿舍楼的住户王大爷。
原来,片区抄表员发现该宿舍楼有一住户欠有电费,多次上门都没人开门。随后,抄表员与社区网格员一同上门,才得知这户家庭只住了一位70岁寡居老人王大爷,他患有耳疾,听不见敲门声,且年迈行动不便,根本无法缴纳电费。见此情况,抄表员与网格员分别汇报到白云供电局党支部和社区党委。经沟通,并通过爱心捐助承担了老人的电费。
原来,为更好地做好客户服务,贵阳供电局党委紧紧结合城市居民社区化的特点,将电力服务融入“贵阳模式”,通过搭建“社区电力服务网格”,方便快捷服务客户。
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是贵阳供电局“社区电力服务网格”的首家试点社区。按照社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长、网格管理员三级机构,贵阳供电局对应成立基层党支部书记、抄表班长供电所所长、抄表员为成员的三级机构,在遇到用电问题需要协调时,双方共同协商解决。供电局还在社区服务中心安装自助刷卡缴费终端和移动POS机,并借助社区平台,及时公布停电公告、电费电价等信息以及电力网格员的联系方式,让居民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
按照供电区域的划分,贵阳供电局将辖区若干社区和社区下若干个网格按照抄表员管理责任范围重新分区,安排责任人,并与该分格社区物管、居委会等社区管理机构建立联建关系,确保每家每户都处在管理网格之中。自去年试点建设以来,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客户的赞扬。截至目前,该局已建成31个社区电力服务网格联系点,覆盖贵阳供电辖区的核心区域。
主动靠前服务
激发农村活力
在贵州广大农村,春节过后,一批批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许多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农村的活力从何而来?贵阳供电局通过主动靠前服务,让农民能够留下来,守得住。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从2014年以来,先后摘取了“全国文明村镇”和“中国最美村镇”两块金字招牌。与村镇有条不紊的发展规划与建设密不可分。而供电,作为最基础的公共设施之一,在王岗,服务走在了前列。
日前,贵阳乌当供电局水田供电所党员服务队队员王杠与卢国军骑车来到距离供电所20公里远的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为王岗村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线连线”用电服务。来到村民卢彪家中检查电表。卢彪告诉王杠,最近家里出现电压不稳现象。经检查,原来是卢彪家用电负荷较高,在更换空开后,卢彪的用电难题得到解决。
在卢彪家的工作完成后,两名队员又在村里逛了一圈,不时望望村里线路走廊是否通畅,与村民聊聊家常,聊聊用电。接近中午,两人骑车返回供电所,但并没有休息,而是将之前在村里发现的用电问题,在村电记事本上一一做好记录:“本周,将对全村村民家的电器以及空开情况进行再一次摸底,提前帮村民解决好该问题;乔叔惠家正在为扩大农家乐修建新房,今天去看了,房屋二楼已经修好。距离一旁的电杆高度很近,需要打报告,看看如何处理,在不影响村民发展农家乐的同时,确保用电安全……”
短短15分钟,王杠的记事本上就记满了一页。在记事本上,笔者看到了服务乔叔惠的情况。现年59岁的乔叔惠在王岗村20多户农家乐经营户中规模中数一数二。“每个周末,我们都要摆上10多桌,接待100多位客人。现在生意越做越好,3层楼高的小院已经不够用了,所以特地在附近另外修建一栋楼来扩大规模。”乔叔惠说。5年前,乔叔惠在丈夫的建议下,利用旧房拆迁得到的补偿款在王岗村建房开办农家乐。但最开始的那一年,生意并不好。“由于电压不够,有时候做饭都困难,客人们抱怨很多。”乔叔惠说。
王岗村书记花全告诉笔者:“王岗村依靠‘疱汤第一村’这张特色旅游名片,2007年以来,村里597个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100元,增长到了2014年底突破万元,翻了5倍。同时,每年前来王岗旅游的游客不断增长,目前年游客量已达到30万人次。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这几年间,离不开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乌当供电局根据王岗村负荷变化情况,先后两次对村里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同时在村里原有1条10千伏线路供电前提下,另外新架设2条10千伏线路作为“后备”。如今,王岗村已具备3条出自不同变电站输出的10千伏线路进行“三电源”供电。
走在村里,笔者随机询问过往几位村民有关村子最近一次停电的印象,没人能够回忆起来,能够提起的只有一句话:“村里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停电了。”对于全省目前正在大力开展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乔叔惠谈到:“在王岗,我从事的是旅游服务。而在我背后,有着村委会、供电所在服务于我。我现在用上了‘小康电’,过上了小康生活。我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的体现。”
党员齐心协力
助力同步小康
王岗村的供电服务并非个例。在惠水县一些农村,为确保村民自办“春晚”的顺利,当地供电所党员干部员工过年期间帮忙“保电”。在开阳县,为确保旅游景区在节假日能够正常迎客,党员同志带头加班加点忙巡检,帮客户做用电检查;而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部分城郊结合部,为解决少数因供电负荷较大导致电压不稳的城郊区域用电难题,贵阳供电局组织党员先锋队、供电服务队队员深入小区,更换配电变压器,开展增容改造……
2014年,贵阳供电局全口径综合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80小时,同比下降51%。
一年多来,贵阳供电局在深化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始终立足于服务民生,将从严治党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企业使命有机结合,不断赢得政府、社会、客户的信任。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