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全国日发电量屡创新高,可电煤价格仍然没有抬头迹象。去年9月以来,国内煤炭价格已经连续下跌10个月,早已跌破发改委年初设定的5%煤电价格联动预警线,呼吁有关部门下调上网电价的声音渐高。
煤价狂跌,电价何去何从?煤电联营又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吗?
煤价连跌10个月,与煤价联动的电价是否该跟上脚步?
三伏天,大范围的极端酷热天气导致全国用电量迅速激增。国家电力调控中心数据显示,7月24日至25日,全国日发电量两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7月25日达到168.67亿千瓦时,华北、华东、华中3个区域电网均创历史新高。
但酷暑天气也未能令煤炭价格“解冻”,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继续维持下行,且跌幅再度扩大,国内煤市仍陷“寒冬”。7月31日海运煤炭网指数中心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70元/吨,比上周又下降了8元/吨,比年初的633元/吨已经下降63元/吨,降幅接近10%。
分析价格下滑的原因,除了受国内煤炭需求放缓的影响外,还有国际煤炭市场供给过剩的原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为,国际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价格持续大幅下跌,进口煤大量涌入我国,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推动价格不断下滑。此前还有人寄望于迎峰度夏电煤消费高峰带动电煤价格反弹,如今也希望落空了。7月以来,国内主力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仍然高居20天左右,未来放量采购可能性不大。